膀胱炎是常见泌尿系统疾病,不同类型(急性、慢性)及不同人群(女性、男性、儿童)症状表现有别。急性膀胱炎有尿频、尿急、尿痛、尿液异常、下腹部疼痛;慢性膀胱炎有尿频尿急尿痛持续或反复发作、膀胱容量减少、耻骨上膀胱区不适;女性易患且性生活后、月经期间易诱发,症状可能加重;男性膀胱炎少见,多与前列腺疾病等有关,症状与女性类似,可能伴会阴部不适;儿童膀胱炎少见,会有发热、哭闹不安等,与包皮过长等有关,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治。
一、急性膀胱炎症状
尿频:患者会频繁产生尿意,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可每小时数次。这是因为膀胱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膀胱逼尿肌不稳定,频繁收缩,从而引起尿频症状。例如,正常成年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1次,而急性膀胱炎患者可能白天排尿十余次,夜间也会多次起床排尿。
尿急:患者一旦有尿意,就迫不及待地需要排尿,很难控制。这是由于膀胱黏膜的炎症感受器受到刺激,使得神经冲动频繁传至中枢,导致尿急症状。患者往往无法忍受憋尿,必须立即找到厕所排尿。
尿痛:排尿时尿道会有烧灼感或疼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疼痛部位主要在尿道部位,排尿开始时疼痛明显,有时还会放射到会阴部。这是因为炎症引起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在排尿过程中尿液刺激受损的黏膜,从而产生尿痛感觉。
尿液异常:尿液可能会出现浑浊现象,外观似淘米水,有时还会有血尿,尿液呈红色,这是因为膀胱黏膜出血所致。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尿液中有大量的白细胞、红细胞等。
下腹部疼痛:下腹部会有坠胀、疼痛不适的感觉,疼痛位置比较局限,主要在下腹部耻骨上区。炎症刺激膀胱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下腹部出现疼痛症状。
二、慢性膀胱炎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症状相对急性膀胱炎来说,程度较轻,但会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患者仍然会有频繁的排尿,尿意急迫,排尿时有尿道不适或疼痛,但不如急性膀胱炎那么剧烈。
膀胱容量减少: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发生纤维化等改变,导致膀胱的容量逐渐减少。患者每次的排尿量会减少,可能会出现尿不尽的感觉。例如,原本每次排尿量在300-500ml左右,慢性膀胱炎患者可能每次排尿量仅100-200ml。
耻骨上膀胱区不适:下腹部耻骨上区会有隐痛或不适感,在劳累、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下,症状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对膀胱及周围组织的刺激相对持续。
不同人群膀胱炎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
女性: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发生膀胱炎。女性膀胱炎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在性生活后容易诱发膀胱炎,这与性生活过程中尿道受到摩擦、细菌容易逆行感染等因素有关。而且女性在月经期间,由于局部卫生等原因,也容易发生膀胱炎,症状可能会比平时更明显一些,如尿痛、尿频等症状加重。
男性:男性膀胱炎相对女性较少见,但若发生膀胱炎,可能与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统梗阻等因素有关。例如,患有前列腺增生的男性,由于排尿不畅,尿液在膀胱内潴留,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膀胱炎。男性膀胱炎的症状与女性类似,但可能会伴有会阴部的不适等症状,这与男性的解剖结构有关。
儿童:儿童膀胱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出现发热、哭闹不安等症状。儿童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可能会通过哭闹来表现。同时,儿童膀胱炎可能与包皮过长、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因素有关。例如,包皮过长的儿童,包皮内容易积聚污垢,细菌容易侵入尿道引发膀胱炎。
总之,膀胱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异常症状,以及下腹部疼痛、尿液异常等表现,不同人群的膀胱炎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