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术后复查有多种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包括简便无创的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盆腔情况的CT检查和软组织分辨力优的MRI检查;膀胱镜检查是诊断复发的金标准;尿液检查有可初步判断情况的尿常规和提示复发的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血液检查有辅助诊断复发的肿瘤标志物检查,各检查有不同意义和注意事项。
一、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意义:简便易行、无创,可初步观察膀胱内情况,能发现膀胱内是否有肿瘤复发等情况。经腹部超声可用于初步筛查,经直肠超声对于男性患者可更清晰地观察膀胱颈部、前列腺周围等部位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患者,超声检查都可作为常规的初步复查手段。例如对于老年患者,超声检查相对容易操作,且能较快获取膀胱内的基本信息。
注意事项:如果患者有肠道气体较多等情况可能会影响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此时可能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
CT检查:
意义: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膀胱肿瘤术后膀胱壁的情况、是否有盆腔内淋巴结转移等。对于有可疑肿瘤复发转移迹象的患者,CT检查能提供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不同年龄患者,CT检查的辐射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但一般来说能较好地评估盆腔内病变情况。
注意事项:需要患者配合屏气等操作,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造影剂时需要谨慎,要评估肾功能情况以避免造影剂肾病等并发症。
MRI检查:
意义:对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对于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诊断以及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情况的评估更具优势。在性别方面,对于女性患者盆腔内结构的显示可能更清晰。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MRI检查主要是获取更精准的肿瘤相关信息。
注意事项: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的患者不能进行MRI检查,检查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是否有金属植入等情况。
二、膀胱镜检查
意义:是诊断膀胱肿瘤复发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情况,看到肿瘤的大小、位置、数目等。对于任何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膀胱肿瘤术后患者,膀胱镜检查都是重要的复查手段。例如对于有血尿等可疑膀胱肿瘤复发表现的患者,膀胱镜检查能直接明确膀胱内情况。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要做好肠道准备等。检查后可能会有尿道疼痛、血尿等情况,一般短期内可缓解。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检查后的休息等情况,避免因检查带来过度劳累等。
三、尿液检查
尿常规:
意义:可以了解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等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肿瘤复发导致的出血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尿常规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但主要是通过其中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来判断。例如儿童膀胱肿瘤术后复查尿常规时,要考虑儿童泌尿系统的生理特点与成人的不同,但同样可以通过尿常规发现异常情况。
注意事项:留取尿液标本要规范,避免污染等影响检查结果。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意义:查找尿液中是否有肿瘤细胞,对于膀胱肿瘤复发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对于有膀胱肿瘤病史的患者,定期进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不同性别患者在检查中的注意事项主要是规范留取标本。
注意事项:尿标本留取后要及时送检,否则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四、血液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
意义:如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等对于膀胱肿瘤的复发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不同年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正常范围有差异,例如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一些指标可能会有生理性变化,但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升高需要警惕肿瘤复发等情况。
注意事项:血液检查需要空腹等,检查前要告知医生患者的病史、正在服用的药物等情况,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