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的引发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患者亲属患病风险增加;神经肌肉因素,神经系统病变如脑瘫、脊髓灰质炎及肌肉病变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可致肌肉力量失衡引发侧弯;姿势不良,儿童青少年长期不良姿势及成年人长期不良姿势会诱发;先天性因素,胚胎发育时脊柱形成异常可致侧弯;疾病因素,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与内分泌有关,某些内分泌紊乱疾病也可能间接导致。
神经肌肉因素
神经系统病变:
如脑瘫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肌肉控制异常,脊柱周围的肌肉力量不平衡,从而引起脊柱侧弯。脑瘫患儿的脑部病变影响了对脊髓的神经支配,使得脊柱两侧的肌肉无法正常协调工作,长期下来就会逐渐出现脊柱侧弯的形态改变。这类患者需要综合的康复治疗来改善肌肉功能和脊柱的力学平衡,但由于神经系统病变的复杂性,脊柱侧弯的矫正往往较为困难,需要多学科团队的长期干预。
脊髓灰质炎患者也可能出现脊柱侧弯,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损伤了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相应肌肉萎缩无力,脊柱两侧肌肉力量失衡引发侧弯。对于这类患者,在疾病恢复后需要定期监测脊柱情况,早期发现侧弯并及时干预。
肌肉病变:
一些先天性肌肉疾病,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会导致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脊柱周围的肌肉受累后,无法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进而引发脊柱侧弯。儿童期发病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儿,随着病情进展,脊柱侧弯的发生率较高,需要早期采取措施,如佩戴支具等,来延缓侧弯的发展。
姿势不良
儿童青少年时期: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长期存在不良姿势,例如长期弯腰驼背、书包单肩背等。单肩背书包会使脊柱两侧受力不均,一侧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另一侧相对松弛,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导致脊柱侧弯。在学校中,应教育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选择合适的双肩书包,避免不良姿势对脊柱发育的影响。对于已经出现轻度姿势性脊柱侧弯的儿童青少年,通过纠正不良姿势并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游泳、俯卧撑等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的运动,有可能使侧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成年人:成年人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等不良姿势也可能诱发脊柱侧弯。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室职员,每天长时间保持前倾的坐姿,脊柱长期受到异常应力,会逐渐出现侧弯改变。成年人出现脊柱侧弯后,除了纠正姿势外,可能需要结合康复训练来缓解症状和阻止侧弯进一步发展。
先天性因素
胎儿在胚胎发育时期,脊柱的形成出现异常。比如椎体的发育不全、分节不良等。椎体发育不全可能导致脊柱的某一部分椎体结构异常,分节不良则会使脊柱的椎体之间连接不正常,这些先天性的结构异常都会影响脊柱的正常形态,从而引发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在出生时可能就已经存在一定的畸形,但有时可能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才逐渐显现出来。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弯,需要根据侧弯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严重的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疾病因素
内分泌疾病:
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其发病机制与内分泌因素有关。在青春期,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脊柱生长板的发育,导致脊柱两侧生长不平衡,从而引发侧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在女孩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青春期激素变化更为明显有关。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需要密切观察侧弯的进展情况,根据侧弯的角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支具治疗等。
某些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也可能间接导致脊柱侧弯,如垂体疾病引起的激素分泌异常,影响骨骼的生长代谢,进而波及脊柱的发育。这类患者需要首先治疗原发的内分泌疾病,同时关注脊柱侧弯的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