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男性不能持续获得或维持足够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性生活且病程超3个月,发病与年龄、性别相关因素、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病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临床表现为阴茎勃起异常伴可能的心理问题,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等,对不同人群有不同影响及应对建议,需全面认识以更好应对该疾病。
发病原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男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血管功能下降等,ED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例如,50岁左右男性ED患病率约为40%,而70岁左右可达70%左右。
性别相关因素:男性本身的生理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发生ED的可能性,但从性别角度看,男性相对女性更易受一些影响勃起功能因素的作用,不过这不是绝对的,女性相关因素也可能间接影响男性的性功能状态。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阴茎海绵体的血液供应。研究表明,吸烟者发生ED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50%左右。
酗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脏损伤,影响激素代谢,同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勃起相关的神经传导,增加ED发生风险。
缺乏运动:运动不足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肥胖发生率增加,而肥胖是E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会通过影响激素水平、血管功能等多方面导致ED。
病史因素: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会引起血管狭窄、硬化,影响阴茎海绵体的血流灌注。例如,高血压患者中约有25%-40%合并ED。
糖尿病: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会影响阴茎勃起的神经传导,血管病变会导致阴茎海绵体血流减少,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ED发生率较高,可达50%-75%。
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会影响与勃起相关的神经通路,从而导致ED。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阴茎不能勃起、勃起不坚或勃起维持时间短,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部分患者可能还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又可能进一步加重ED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性生活情况、病史(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用药史等。
体格检查:检查外生殖器发育情况、第二性征等,了解是否存在影响勃起功能的躯体性因素。
实验室检查:包括性激素水平测定(如睾酮等)、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检查,以排查是否存在内分泌、代谢等方面导致ED的因素。
特殊检查:如阴茎海绵体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评估阴茎海绵体血流情况;夜间阴茎勃起监测等,能帮助区分心理性ED和器质性ED等。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年轻男性:若因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导致ED,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同时,要关注心理因素,避免因偶尔的勃起问题产生过大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老年男性:由于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老年男性发生ED更常见。要重视基础疾病的控制,如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合适的干预措施,但需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身体耐受性等情况。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ED时,首先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在治疗ED的措施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ED治疗对基础疾病的可能影响。例如,使用某些治疗ED的药物时,要注意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等。
总之,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男性常见性功能障碍疾病,通过全面了解其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等方面,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该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