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多因睡眠姿势不当或受寒睡醒后突发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无上肢放射性疼痛等神经受压症状,数天可缓解且影像学多无异常;颈椎病是因颈椎退变等刺激压迫相关组织致一系列症状体征,分神经根型等多型,症状或进行性加重等,影像学有颈椎退变表现,两者在病因、症状持续时间及进展性、影像学上有鉴别要点,不同年龄性别在发病上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孕妇需注意颈部保健。
一、落枕的判断
落枕多是因睡眠姿势不当或颈部受风寒等引起,通常有以下特点:
发病情况:多在睡醒后突然出现颈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一般患者能明确记得睡眠时颈部的异常姿势,比如枕头过高、过低或睡姿不正确等情况。
症状表现:主要以颈部局部疼痛为主,可局限于一侧颈部,也可扩散至肩部等部位,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尤其是向患侧旋转、侧屈等活动时疼痛加剧,但一般不会伴有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神经受压症状。例如,患者想转头时会发现颈部转动困难,需要整个身体一起转动才能完成转头动作。
二、颈椎病的判断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判断要点如下:
分型及相应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有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疼痛可从颈部放射至肩部、手臂甚至手指,颈部活动也会受限,且受压神经根对应的区域会出现感觉减退、肌力下降等表现,比如受压神经支配的手指感觉麻木,握力减弱等,患者往往有长期不良姿势等病史,像长期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等。
脊髓型颈椎病:症状相对复杂,可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行走时有踩棉花感,步态不稳,精细动作困难,如拿筷子、系纽扣等动作不灵活,病情严重时可出现二便失禁等情况。该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脊髓所致,症状一般呈进行性加重。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交感神经症状,还可能有颈部疼痛、僵硬等表现,症状多与颈部活动有一定关系,比如颈部转动时可能诱发头晕等症状加重。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多在颈部活动时诱发,如突然转头时易发生眩晕,严重时可发生猝倒,但倒地后多能迅速清醒。
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通过颈椎X线、CT、MRI等检查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颈椎的形态结构、椎间盘退变情况、脊髓及神经受压等情况,有助于明确颈椎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例如,MRI可以清晰显示脊髓、椎间盘等软组织的情况,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较大。
三、落枕与颈椎病的鉴别要点
病因方面:落枕多与短期的颈部不当姿势或受寒等因素相关;颈椎病则往往是由于长期颈椎劳损、退变等因素逐渐发展而来,有慢性发病的基础。
症状持续时间及进展性:落枕的症状一般在数天内可逐渐缓解,通过适当休息、理疗等多能较快恢复;而颈椎病的症状如果是神经根型、脊髓型等,往往不会自行缓解,还可能会逐渐加重,如果是交感神经型或椎动脉型,症状也可能会反复发作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影像学对比:落枕患者影像学检查多无明显颈椎退变等异常;颈椎病患者影像学上多有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等相应的退变表现。
不同年龄、性别在落枕和颈椎病的发生上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不管男女都容易患颈椎病,而落枕则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只是姿势不当等诱发因素可能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儿童可能因睡姿不良等诱发落枕,老年人则可能因颈椎退变基础上更易出现落枕或颈椎病加重等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身体姿势的改变等因素,更要注意颈部保健,预防落枕和颈椎病的发生,如果出现颈部不适要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盲目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