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好发于腹股沟等温暖潮湿部位,表现为环状红斑等,靠真菌镜检等诊断,用抗真菌药治疗;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致皮肤炎症,表现多样,靠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按不同阶段选外用药,用抗组胺药止痒。
湿疹:病因较为复杂,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内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过敏史,个体患湿疹的风险可能增加;免疫异常,如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等;慢性疾病,像内分泌失调、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外部因素有环境因素,比如气候变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某些化学物质等;生活方式因素,过度搔抓、热水烫洗等不良刺激都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湿疹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婴幼儿湿疹可能与喂养、接触物等有关,成人湿疹则可能与工作环境、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
临床表现方面
股癣: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环状或半环状红斑,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鳞屑等,中央部分炎症相对较轻,可能趋于消退。瘙痒较为明显,病情严重时红斑可融合扩大。好发于腹股沟、会阴、肛周等部位,常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对称分布。在儿童中,股癣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皮肤相对娇嫩,症状可能更倾向于红斑、丘疹为主,瘙痒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同样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
湿疹:临床表现多样,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渗出;亚急性期以红肿和渗出减轻,出现结痂、鳞屑为主;慢性期则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常伴有明显瘙痒,且瘙痒程度往往较剧烈,夜间可能加重。湿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对称分布是其特点之一,不同部位的湿疹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手部湿疹可能与接触外界刺激物有关,表现为手部干燥、皲裂、脱屑等;面部湿疹可能影响外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尤其是儿童面部湿疹,家长需更加关注其皮肤护理和病情变化。
诊断方面
股癣:医生通常会根据临床表现,如典型的环状红斑、边缘有丘疹鳞屑等,结合真菌镜检或真菌培养来明确诊断。真菌镜检可在皮损边缘刮取鳞屑,镜下找到菌丝或孢子即可确诊。在儿童诊断股癣时,由于儿童皮肤薄嫩,操作需更加轻柔,真菌镜检或培养是重要的确诊依据,通过检查可以明确是否为真菌感染引起,从而与其他类似疾病区分开。
湿疹: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来诊断。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家族过敏史、生活环境等情况,再结合皮肤的典型表现进行诊断。一般没有真菌感染的依据,真菌镜检和培养呈阴性。对于婴幼儿湿疹,需要仔细询问喂养情况、接触物等,因为婴幼儿湿疹的诱因可能较为特殊,通过综合病史和临床表现来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做出准确诊断。
治疗方面
股癣:主要是抗真菌治疗,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对于病情较严重、外用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在儿童治疗股癣时,要选择相对温和、刺激性小的抗真菌药物,并且注意药物的使用范围和剂量,避免药物接触到儿童的眼睛等敏感部位,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减少真菌滋生的环境。
湿疹:治疗原则是寻找可能的诱因并避免,外用药物根据湿疹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剂型,急性期有渗出时可用硼酸溶液湿敷,无渗出时可用糖皮质激素乳膏;亚急性期可选用糊剂或糖皮质激素乳膏;慢性期可选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乳膏或软膏。口服药物主要是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以缓解瘙痒症状。对于婴幼儿湿疹,要特别注意皮肤的保湿护理,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保湿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在选择口服抗组胺药物时要考虑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因素,确保用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