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急性血吸虫病有发热、胃肠道症状、过敏反应、肝脾肿大等表现;慢性血吸虫病有无症状型和有症状型,无症状型常见,有症状型有腹痛、腹泻等;晚期血吸虫病有巨脾型、腹水型、结肠肉芽肿型、侏儒型,各型有相应症状,儿童患者各型症状可能对其生长发育等影响更显著。
发热:是急性血吸虫病最主要的症状,热度高低、期限与感染程度成正比,热型以间歇热最常见,其次为弛张热,体温多在38~40℃之间,可伴有畏寒、出汗,一般上午体温较低,午后及晚上体温较高,发热期限短则数天,长则数月,重症患者发热时间较长,可出现重型疟疾、伤寒、败血症等表现,儿童患者发热更为明显,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发热时体温波动较大。
胃肠道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腹泻,一般每天3~5次,重者每天10余次,可表现为稀便、黏液便甚至脓血便,部分患者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患者胃肠道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精神差、食欲下降等。
过敏反应:以皮疹最为常见,发生率可高达70%左右,多见于发热期,以荨麻疹样皮疹为主,大小不一,数量多少不等,瘙痒明显,此外还可能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哮喘等,儿童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时,由于皮肤较为娇嫩,皮疹可能更容易引起家长注意,且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成熟,过敏反应可能相对更明显。
肝脾肿大:绝大多数患者有肝肿大,且有压痛,左叶较右叶明显,约半数患者伴有脾肿大,儿童患者肝脏肿大可能因肝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强,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肝脾肿大可能会更迅速。
慢性血吸虫病
症状表现:
无症状型:此型最为常见,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一般在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粪便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儿童患者无症状型可能更容易被忽视,因为儿童自身往往难以准确表述身体的异常情况,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筛查。
有症状型:以腹痛、腹泻为常见表现,可表现为间歇性的慢性腹泻或黏液脓血便,每天排便次数不等,轻者2~3次,重者10余次,部分患者有乏力、消瘦、劳动力减退等表现,儿童患者长期慢性腹泻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因为营养物质的缺乏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
晚期血吸虫病
症状表现:
巨脾型:最为常见,脾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可达到脐平甚至脐下,患者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由于脾脏极度肿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导致呼吸困难、心悸等,儿童患者巨脾型可能会影响腹部外观,导致行动不便,且长期脾脏肿大可能会对造血系统产生影响,导致贫血等并发症,进一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腹水型:患者有腹部膨隆如蛙腹,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出现呼吸困难、脐疝、股疝等,儿童患者腹水型可能会导致腹部明显膨出,影响身体平衡,增加活动时的困难,且腹水的存在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对儿童的内环境稳定造成威胁,影响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结肠肉芽肿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严重者可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儿童患者结肠肉芽肿型可能会因肠道症状影响营养摄入,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影响生长发育,且长期肠道症状可能会给儿童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
侏儒型:儿童患者感染血吸虫后,由于长期反复感染,影响了生长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导致生长发育障碍,表现为身材矮小、面容苍老、第二性征不发育等,侏儒型患者除了身体发育异常外,还可能伴有性器官发育不全等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未来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