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是脊柱三维畸形,有特发性、先天性等多种病因,外观有双肩不等高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观察随访、支具治疗和手术治疗,不同人群需针对性关注和处理。
病因方面
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约占脊柱侧弯患者的80%,多见于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在青少年生长发育高峰期(如女性月经初潮前、男性变声期前)容易快速进展。
先天性脊柱侧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脊柱分节不良或形成障碍导致,出生时即存在脊柱结构的异常,可伴随其他先天性畸形,如心脏、泌尿系统等的畸形。
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由神经肌肉病变引起,如脑瘫、脊髓灰质炎、肌营养不良等疾病,导致肌肉力量不平衡,从而引起脊柱侧弯。例如脑瘫患儿,由于肌肉控制能力差,身体的肌力不平衡,容易出现脊柱侧弯。
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与神经纤维瘤病相关,患者体内存在基因缺陷,除了脊柱侧弯外,还可伴有皮肤牛奶咖啡斑、神经纤维瘤等表现。
临床表现
外观表现: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双肩高低不平、背部一侧有隆起(剃刀背)、腰部一侧褶皱增多等。随着病情进展,脊柱侧弯加重,可能出现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如严重脊柱侧弯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等;还可能影响骨盆,导致双下肢不等长等。
生长发育影响:对于青少年患者,脊柱侧弯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受限,身体外观异常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脊柱外观,检查双肩高度、胸廓对称性等,还会进行脊柱的弯曲度检查,如亚当斯前屈试验,让患者双脚并拢、双膝伸直,向前弯曲,观察背部是否对称。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脊柱侧弯的主要方法,可以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脊柱侧弯的Cobb角(是判断脊柱侧弯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在X线片上测量脊柱侧弯最上端椎体的上终板平行线与最下端椎体的下终板平行线的夹角来确定),一般Cobb角大于10°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
CT及MRI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脊柱侧弯病例,如先天性脊柱侧弯,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脊柱的骨骼结构异常;MRI有助于评估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患者的神经脊髓情况。
治疗方面
观察随访:对于Cobb角小于20°的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一般建议定期随访,每4-6个月拍摄X线片,观察脊柱侧弯的进展情况。青少年患者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密切关注侧弯是否有加重趋势。
支具治疗:对于Cobb角在20°-40°之间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支具治疗是常用的方法。支具需要根据患者的脊柱形状定制,通过外力限制脊柱侧弯的进展。例如波士顿支具、色努支具等,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佩戴支具,一般每天佩戴20-23小时,只有在洗澡等特殊情况下才能短暂取下。
手术治疗:当脊柱侧弯的Cobb角大于40°-50°,或者支具治疗无效、脊柱侧弯进展迅速(如青少年患者骨骼未成熟时Cobb角每月进展大于5°)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矫正脊柱侧弯,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和平衡,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脊柱后路融合术、前路融合术等,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来恢复脊柱功能和身体活动能力。
对于特殊人群,如青少年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脊柱发育情况,定期进行脊柱检查;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在婴幼儿期就要进行密切监测,因为先天性脊柱侧弯可能会随着生长快速进展;对于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患者,除了针对脊柱侧弯的治疗外,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的神经肌肉疾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脊柱侧弯进一步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