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结石处理需综合多因素,小结石可保守治疗,大量饮水、适度运动、饮食调整,有症状时止痛并观察;大结石需手术,依情况选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术后注意伤口护理和肾功能监测,是个体化过程,患者要配合调整促进康复。
一、保守治疗情况
1.结石较小且无症状时
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3000毫升以上,这样可以增加尿量,促进小结石的排出。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需要根据体重等情况适当调整饮水量,一般来说,儿童每日饮水量也应保证尿量充足,以维持尿路的冲刷作用。生活方式上要鼓励患者养成多饮水的习惯,避免长时间处于缺水状态。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功能不全患者,需要在医生评估下合理控制饮水量,因为过多饮水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而肾功能不全患者也需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饮水量,防止加重肾脏负担。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结石的排出,例如跳绳、跑步等。但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适合其年龄和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在家长陪伴下进行适量的户外跑动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损伤。
饮食调整:根据结石成分进行饮食调整。如果是草酸钙结石,要限制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苋菜、浓茶等;如果是尿酸结石,要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不同年龄人群的饮食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调整需要兼顾营养需求和结石预防,例如对于儿童尿酸结石患者,要避免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的同时,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以满足生长需要。
2.有疼痛等症状时
止痛治疗:当出现肾绞痛等疼痛症状时,可采用药物缓解疼痛,但儿童要特别谨慎使用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等的止痛药物,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止痛方式。对于成人,可根据情况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止痛,但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证。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频率以及是否有血尿等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手术治疗情况
1.手术方式选择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较小、位置合适的结石。对于儿童患者,要严格评估其身体耐受情况和结石适宜性,因为儿童的肾脏等组织相对娇嫩,体外冲击波碎石可能对儿童肾脏造成一定影响,需要谨慎操作。成人中如果结石符合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证,可考虑该方法,但要注意多次碎石可能对肾脏组织产生的累积损伤等问题。
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于较大的结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不佳的结石,可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的术后恢复要给予不同关注。儿童术后恢复需要更精心的护理,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尿量等;成人术后也需要注意休息、伤口护理以及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等。
输尿管镜取石术:根据结石所在输尿管的位置等情况选择输尿管镜取石术。在不同年龄患者中,操作时要考虑到儿童和成人泌尿系统解剖结构的差异,儿童的泌尿系统相对更细小,操作难度可能更大,需要更精细的操作技巧。
2.术后注意事项
伤口护理:无论是哪种手术方式,都要注意伤口的清洁,防止感染。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避免尿液等污染伤口;成人也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换药等。
肾功能监测: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尤其是对于本身有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肾功能恶化情况。儿童术后肾功能的监测也很重要,因为儿童的肾功能还在发育中,任何对肾脏的影响都可能对其未来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影响。
双肾结石的处理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等方面的调整,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