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有多种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相关的头痛、呕吐,局灶性的癫痫发作、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视力视野障碍,以及其他的精神症状、内分泌紊乱症状等,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症状表现有差异。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头痛:是脑膜瘤常见症状之一,约见于80%的患者。多为间歇性头痛,早期疼痛程度较轻,随着肿瘤逐渐增大,颅内压逐渐升高,头痛可进行性加重。疼痛部位常与肿瘤部位不一定完全一致,可能与肿瘤生长导致颅内压增高,牵扯颅内的痛敏结构如脑膜、血管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脑膜瘤患者头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情况,因为儿童表述能力相对较弱,更多通过行为表现来体现不适;而成年患者头痛相对更易被描述为胀痛、跳痛等。
呕吐:多呈喷射性呕吐,在头痛剧烈时出现,与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有关。儿童脑膜瘤患者呕吐较常见,可能因其颅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表现相对成人更明显,呕吐可能成为家长带孩子就医的较突出症状之一。
二、局灶性症状
癫痫发作:部分脑膜瘤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尤其是大脑凸面脑膜瘤患者。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可为部分性发作,如单纯部分性运动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不自主抽动)、单纯部分性感觉性发作等,也可为全面性发作。不同年龄人群癫痫发作特点可能有差异,儿童脑膜瘤患者癫痫发作可能更易出现全面性发作的表现,且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癫痫发作可能对其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运动障碍:若肿瘤位于大脑运动区附近,可引起对侧肢体肌力减退、运动不灵活等症状。随着肿瘤增大,运动障碍可能逐渐加重,严重时可出现肢体瘫痪。例如肿瘤位于额叶运动区,可导致对侧下肢或上肢的运动功能受限,患者行走困难或持物不稳等。不同年龄患者运动障碍的影响程度不同,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减退基础,脑膜瘤导致的运动障碍可能使其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而年轻患者运动障碍可能对其工作、学习等社会功能产生较大影响。
感觉障碍:当肿瘤累及感觉区时,可出现对侧肢体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感觉障碍的程度和范围与肿瘤所在位置及侵犯范围有关。比如肿瘤位于顶叶感觉区,可导致对侧躯体相应部位的感觉减退或异常。在儿童中,感觉障碍可能不易被早期察觉,因为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述感觉异常,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肢体动作、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等情况来发现异常。
视力、视野障碍:若脑膜瘤位于颅前窝底,靠近视神经管或视交叉部位,可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例如肿瘤压迫视神经可导致单侧或双侧视力逐渐减退,视野缺损可表现为偏盲等。不同年龄患者视力、视野障碍的表现和进展速度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视力下降基础疾病,脑膜瘤导致的视力障碍可能被误认为是原有基础疾病加重;而儿童患者视力、视野障碍若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其视觉发育,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害。
三、其他症状
精神症状:部分脑膜瘤患者尤其是额叶脑膜瘤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情感淡漠等。性格改变可能表现为原本开朗的人变得孤僻、易怒等;记忆力减退可能使患者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等。不同年龄人群精神症状的体现有所不同,老年患者精神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等其他疾病;而儿童患者精神症状可能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容易被忽视。
内分泌紊乱症状:若脑膜瘤发生在垂体附近或影响内分泌相关区域,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例如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闭经等,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等症状。不同性别患者内分泌紊乱的表现有明显差异,女性更关注月经等生殖系统相关的内分泌变化,男性则更关注性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