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炎的常见原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如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通过不同途径引发感染)、尿道损伤(器械检查或性生活致尿道黏膜损伤使防御下降)、尿道梗阻(尿道结石或狭窄致尿液潴留滋生细菌引发炎症)、局部抵抗力下降(绝经后女性雌激素降、长期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且免疫受影响致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引发尿道炎)。
1.病原体感染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女性尿道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女性尿道短而直,距离肛门较近,大肠埃希菌容易从肛门周围污染尿道进而引发感染。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尿道外口周围存在一定的菌群,但当局部防御机制受到破坏时,大肠埃希菌就可能大量繁殖导致感染。例如,女性在经期卫生不良时,经血等物质为细菌提供了滋生的环境,增加了大肠埃希菌感染尿道引发尿道炎的风险。
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引起女性尿道炎。当身体其他部位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灶,通过血液传播或者直接蔓延等方式可能到达尿道引发炎症。比如皮肤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伤口,细菌可能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尿道,从而引起尿道炎。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能通过性生活等途径传播到尿道导致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性传播是支原体、衣原体引起女性尿道炎的主要途径。如果女性有不洁性生活史,感染支原体或衣原体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尿道后,会黏附在尿道上皮细胞表面,引起尿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尿道炎的发生。
2.尿道损伤
器械检查:女性进行导尿、尿道扩张等器械检查时,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使尿道的防御能力下降,从而容易让病原体侵入引发尿道炎。例如,在进行导尿操作时,如果操作不规范,可能会擦伤尿道黏膜,细菌就容易侵入造成感染。
性生活损伤:过于剧烈的性生活可能会导致尿道黏膜的损伤,尤其是女性尿道本身较短且脆弱,性生活时的机械性刺激容易造成尿道黏膜的擦伤等损伤,为病原体的入侵创造条件,进而引发尿道炎。比如性生活频率过高、力度过大等情况都可能增加尿道损伤导致尿道炎的风险。
3.尿道梗阻
尿道结石:尿道内如果有结石存在,会阻碍尿液的正常排出,使尿液在尿道内潴留,尿液中的细菌容易滋生繁殖,长期刺激尿道就会引发尿道炎。而且结石对尿道黏膜的摩擦也会损伤尿道黏膜,进一步促进炎症的发生。例如,较小的尿道结石可能会堵塞尿道,导致尿液引流不畅,从而引发尿道的反复感染。
尿道狭窄:先天性尿道狭窄或者后天因炎症、外伤等原因导致的尿道狭窄,会使尿道管径变窄,尿液排出受阻,尿液潴留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尿道炎。比如女性曾经有尿道部位的炎症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尿道黏膜瘢痕形成,进而引起尿道狭窄,增加尿道炎的发病几率。
4.局部抵抗力下降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会发生萎缩,局部的抵抗力降低。尿道黏膜的变薄、防御功能减弱,使得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尿道引发炎症。例如,绝经后女性的尿道黏膜上皮细胞变薄,对细菌的抵御能力下降,相比年轻女性更易发生尿道炎。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女性,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身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包括引发尿道炎的病原体。比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女性,其尿道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降低,更容易发生尿道炎。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尿液中的含糖量也升高,这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同时,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往往也会受到影响,白细胞的吞噬功能等免疫机制可能出现异常,使得身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尿道的感染,引发尿道炎。例如,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糖尿病患者的尿道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