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切除包括术前准备(评估患者、做准备工作)、选择麻醉方式、手术步骤(选切口、找隐睾、游离精索等、切除隐睾、关闭切口)、术后处理(一般护理、观察并发症),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全面了解患儿病史,包括出生时情况、既往隐睾相关治疗史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身体状况和耐受力不同,婴儿和年长儿在手术风险和麻醉要求上有差异。例如,新生儿隐睾可能与自身内分泌等因素有关,而年长儿可能存在局部解剖结构因生长发育产生的变化。
进行体格检查,明确隐睾的位置,是腹腔内隐睾、腹股沟管内隐睾还是阴囊入口处隐睾等。同时评估患儿整体健康状况,确保能耐受手术。
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超声检查可帮助确定隐睾的位置、大小等;对于复杂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
2.术前准备工作
手术区域皮肤准备,清洁手术部位皮肤,去除毛发等,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术前禁食禁水,根据患儿年龄确定禁食禁水时间,一般婴儿需适当缩短禁食禁水时间,但要保证手术安全,避免术中呕吐误吸。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按照手术规范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降低手术感染概率。
二、麻醉选择
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于婴幼儿多采用全身麻醉,要考虑婴幼儿麻醉的特殊性,如呼吸道管理等问题,保证麻醉过程平稳。年长儿可根据情况选择椎管内麻醉等,但全身麻醉仍是常见选择,要确保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
三、手术步骤
1.切口选择
如果是腹股沟管内隐睾或阴囊入口处隐睾,可选择腹股沟斜切口。沿腹股沟韧带上方1-2cm处做斜行切口,长度根据隐睾大小和位置适当调整。
如果是腹腔内隐睾,可能需要选择下腹正中切口或经腹直肌切口等。下腹正中切口利于进入腹腔探查隐睾位置。
2.寻找隐睾
对于腹股沟管内隐睾,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分离腹外斜肌腱膜,打开腹股沟管,沿着精索方向寻找隐睾。
对于腹腔内隐睾,进入腹腔后,沿着睾丸引带走行方向寻找隐睾,可能需要移动肠管等组织来暴露寻找。
3.游离精索血管和输精管
仔细游离精索内的血管和输精管,注意保护血管,避免损伤影响睾丸血供。对于腹腔内隐睾,可能需要将精索血管充分游离,使其有足够长度下降至阴囊。
4.切除隐睾
在合适位置切断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将隐睾完整切除。如果隐睾位置特殊,如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要小心分离粘连后再切除。
5.关闭切口
彻底止血后,逐层关闭切口。对于腹股沟切口,先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再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对于腹腔内手术切口,关闭腹腔后缝合腹壁各层组织。
四、术后处理
1.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尤其要注意婴幼儿的体温变化,因为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术后易出现体温波动。
观察手术切口情况,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并发症观察与处理
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如切口渗血增多、腹腔内出血导致腹痛等表现。如果发现出血迹象,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如重新探查止血等。
关注泌尿系统情况,因为隐睾手术可能对泌尿系统有一定影响,观察尿液颜色、量等,确保泌尿系统功能正常。
对于婴幼儿,要特别注意术后的舒适护理,如保持合适的体位,减少因体位不适引起的哭闹等,利于术后恢复。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新生儿隐睾切除,要更加精细操作,因为新生儿组织更娇嫩,在游离精索等操作时要轻柔,避免过度损伤。对于年长儿,要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其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使其更好地配合术后恢复。同时,不同病史的患儿,如既往有内分泌疾病的患儿,术后要密切监测相关内分泌指标,因为隐睾本身可能与内分泌异常有关,术后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