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疱是肺泡壁破裂融合形成含气囊腔,较小肺大疱可无症状,大疱或多发者有气短,与肺癌关系是本身非癌但相关致癌因素下风险可能增加;肺气肿是气道弹性减退致肺过度膨胀等,表现为呼吸困难,其患者肺癌风险高于正常人群;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有咳嗽咳痰等症状,长期炎症刺激可增加肺癌风险;肺癌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与多种因素相关,其发生与肺大疱、肺气肿、肺结核等有关联,中老年、男性、有基础疾病及长期吸烟等人群是高危人群。
定义与特征:肺大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内形成的含气囊腔。多继发于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肺气肿。较小的、数目少的单纯肺大疱可无任何症状,体积大或多发性肺大疱可有胸闷、气短等表现。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野内大小不等、壁薄的含气囊腔。
与其他疾病关系:肺大疱本身不是肺癌,但肺大疱患者如果同时存在其他致癌因素,肺癌发生风险可能增加,比如长期吸烟的肺大疱患者,其肺癌发生率可能高于一般人群。从年龄角度看,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肺大疱,但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群更常见。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中吸烟是重要危险因素,有肺大疱病史的人群如果继续吸烟,会加重肺部损伤,增加相关疾病风险。
肺气肿
定义与特征: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慢性支气管炎是引起肺气肿的最常见原因,另外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等也可导致。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最初仅在劳动、上楼或登山、爬坡时有气短,随着病变进展,在平地活动时,甚至在静息时也感气短。影像学上可见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
与其他疾病关系:肺气肿不是肺癌,但肺气肿患者发生肺癌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肺气肿的常见类型,COPD患者肺癌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年龄上多见于中老年人群,长期吸烟的中老年男性更易患肺气肿进而增加肺癌风险。生活方式中吸烟是重要诱因,女性如果长期处于吸烟环境或自身吸烟,也会增加相关风险。
肺结核
定义与特征: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影像学表现多样,可为渗出性病变、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等,常好发于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等部位。
与其他疾病关系:肺结核不是肺癌,但肺结核病灶可引起肺部组织的慢性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比如肺结核治愈后的患者,在若干年后发生肺癌的几率较正常人高。各年龄段都可发病,青少年、老年人等都有患病可能,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易患肺结核,而这类人群也更易受致癌因素影响增加肺癌风险,有肺结核病史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肺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肺癌。
肺癌的相关特点
定义与特征: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有咳嗽、咯血、胸痛、发热等。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如石棉、氡等接触)、遗传因素等。影像学上可见肺部占位性病变,可通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与其他疾病的关联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肺大疱、肺气肿、肺结核等肺部疾病存在一定关联,如前面所述的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增加肺癌风险。在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群肺癌发生率相对较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等生活方式相关,有长期吸烟史、肺部有基础疾病(如肺大疱、肺气肿、肺结核)的人群属于肺癌高危人群,需要更加密切监测肺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