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有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随病情进展加重,咳嗽等动作可加剧)、呕吐(喷射性,与进食无关,头痛剧烈时发生)、视神经乳头水肿(眼底可见相关表现,长期可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局灶性症状包括癫痫发作、精神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视力视野障碍;不同年龄段脑瘤症状有特点,儿童脑瘤可有头颅增大、发育迟缓等,成人脑瘤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突出,老年人脑瘤症状不典型,易有认知功能减退等隐匿表现。
呕吐:通常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多在头痛剧烈时发生。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所致。儿童脑瘤患者呕吐较为常见,可能是因为儿童颅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对呕吐中枢的刺激相对更易引发呕吐反应。比如在髓母细胞瘤患儿中,呕吐是比较突出的症状之一。
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通过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中央凹陷消失等。长期的视神经乳头水肿会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使视神经鞘内压力增高,阻碍了视网膜静脉回流,进而引起视神经乳头水肿。
局灶性症状
癫痫发作:部分脑瘤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可表现为局部性癫痫发作或全身性癫痫大发作。不同部位的脑瘤引发癫痫的概率和发作形式有所不同。例如,额叶肿瘤引起癫痫的发生率较高,可能是因为肿瘤刺激了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导致异常放电。有研究表明,约30%的脑肿瘤患者会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就诊。
精神症状:位于额叶的脑瘤可能导致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智力减退、情绪淡漠等。这是因为额叶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区,肿瘤侵犯会影响其正常的功能活动。比如额叶胶质瘤患者可能出现性格变得孤僻、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记忆力下降,难以完成原本熟悉的工作等情况。
运动障碍:如果肿瘤影响了运动中枢及其传导通路,会出现相应的运动障碍。例如,肿瘤位于中央前回或其传导束附近,可导致对侧肢体无力、肌力减退、肌肉萎缩等。像脑膜瘤如果压迫运动传导束,就可能引起一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行走困难、持物不稳等。
感觉障碍:当肿瘤累及感觉中枢或感觉传导通路时,会出现感觉障碍,如对侧肢体的感觉减退、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比如顶叶肿瘤可能导致感觉障碍,患者会感觉身体某部位有麻木感、刺痛感等异常感觉。
视力视野障碍:如果脑瘤压迫或侵犯视神经、视交叉等结构,会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例如垂体瘤向鞍上发展压迫视神经时,可导致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常见的视野缺损类型有双颞侧偏盲等。儿童脑瘤患者视力视野障碍也较为常见,可能是因为儿童时期视觉系统仍在发育,肿瘤对视神经等结构的影响更易导致视力视野的改变。
不同年龄段脑瘤症状特点
儿童脑瘤:除了上述普遍症状外,还可能有头颅增大(多见于婴幼儿),这是因为儿童颅缝未闭合,颅内压增高可使颅缝分离,头颅外观增大;同时可能伴有发育迟缓、烦躁不安等表现。这是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儿童的颅骨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颅内压增高对颅骨的影响与成人不同。
成人脑瘤:症状相对更集中在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等方面,因为成人颅缝已闭合,颅内压增高表现可能不如儿童明显,但局部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会更突出,如特定的肢体运动、感觉障碍,特定的精神症状等。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脑瘤症状特点
老年人脑瘤症状可能不典型,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而更易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精神症状不典型、肢体无力等相对隐匿的表现。这是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反应性较差,对颅内压增高的代偿能力较强,同时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容易掩盖脑瘤的症状。例如,一位老年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行走不稳,而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或脑供血不足等疾病,从而延误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