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致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伴胰岛素抵抗和肥胖,有月经失调、多毛、肥胖、不孕等表现,发病与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有关,按2003年鹿特丹修订标准诊断,对代谢、生殖、心理等多方面健康有影响。
临床表现
月经失调:多数患者会出现月经稀发(周期35天至6个月)或闭经,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周期或月经量无规律。对于青春期女性,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心理状态;育龄期女性则可能导致不孕。
多毛:雄激素过高可引起多毛,常见于面部、下巴、胸部、腹部等部位,毛发浓密且增粗。这会影响女性的外观形象,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尤其在注重外貌的年轻女性群体中更为明显。
肥胖:约半数以上患者存在肥胖问题,多为腹型肥胖。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而胰岛素抵抗又是PCOS的重要特征之一,形成恶性循环。肥胖会影响患者的代谢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受到肥胖带来的健康威胁。
不孕:由于持续无排卵,卵子无法正常排出与精子结合,从而导致不孕。对于有生育需求的育龄女性来说,不孕是PCOS带来的重要困扰,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与患者的生活质量。
卵巢多囊改变:通过B超检查可发现卵巢增大,单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及以上直径为2-9mm的卵泡,呈囊性改变。这是PCOS的典型影像学特征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具有该表现,且不同年龄的患者在B超下的卵巢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PCOS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若家族中有亲属患有PCOS,那么后代发病的风险会增加。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内分泌紊乱,引发PCOS。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遗传因素对PCOS发病的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遗传背景是发病的重要基础之一。
环境因素
饮食: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饮食习惯,会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引起胰岛素抵抗,促进PCOS的发生发展。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女性,不良的饮食结构可能影响其内分泌功能的正常建立;对于育龄女性,不合理的饮食也会干扰正常的激素水平。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也是PCOS的诱发因素之一。运动量少会导致身体代谢减慢,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增加患病风险。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人群、缺乏运动习惯的人群等,相比运动较多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生活方式因素对PCOS发病的影响。
诊断标准
目前主要采用2003年鹿特丹修订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3项中的2项,并排除其他引起雄激素升高的疾病即可诊断: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临床和(或)生化表现为雄激素过高;
卵巢多囊改变(B超下单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及以上直径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大于10mL)。在诊断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患者的生理特点,例如青春期女性的月经初潮时间、激素水平的正常波动范围等,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对健康的影响
代谢方面: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长期的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对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来说,都会对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生殖方面:持续无排卵影响生育功能,导致不孕不育,给育龄期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家庭困扰。
心理方面:月经失调、多毛、肥胖等表现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尤其在注重外貌和生育的年轻女性群体中更为突出,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因为疾病带来的外貌和生育问题而产生心理负担。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对女性的健康有多方面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进行诊断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