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移位有下腹部疼痛(不同人群表现有别)、月经异常(周期紊乱、经量经期改变)、性交疼痛(有性生活育龄女性常见)、白带异常(量多、异味、性状改变)等症状表现;诊断可通过妇科检查(发现特定体征)、影像学检查(B超、MRI等辅助判断)、实验室检查(炎症指标异常);需与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疾病鉴别,盆腔炎无异位内膜病灶,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超声等特征与子宫内膜炎移位不同。
一、症状表现
(一)下腹部疼痛
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表现有所差异。育龄女性子宫内膜炎移位可能出现下腹部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样疼痛,在经期可能会加重,这与子宫内膜组织在异位部位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出血等变化刺激周围组织有关。而有盆腔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异位的子宫内膜可能与周围组织粘连,疼痛可能更为顽固。
儿童若出现子宫内膜炎移位情况极为罕见,一般不涉及此情况。
(二)月经异常
多数患者会有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表现。比如原本月经规律的女性,可能出现月经提前或推迟,经期从3-7天延长至10天以上,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影响了子宫的正常功能,干扰了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和修复过程。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受影响程度可能不同,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女性可能月经异常表现更明显,而生活方式健康的女性相对可能症状较轻但仍会有改变。
(三)性交疼痛
在性生活时会出现疼痛症状。对于有性生活的育龄女性较为常见,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仅在性交时稍有不适,有的则较为剧烈。这是由于性交过程中宫颈受到刺激,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受到触碰引发疼痛,有多次流产史等病史的女性可能因为盆腔内环境改变,性交疼痛更易发生。
(四)白带异常
患者白带量增多,且可能出现异味。白带的性状也可能发生改变,比如原本清晰透明的白带变得黏稠、呈脓性等。这是因为子宫内膜炎移位导致生殖系统局部炎症反应,刺激宫颈腺体和阴道黏膜分泌异常。不同年龄女性中,青春期女性若出现此情况需警惕是否有特殊病因,而育龄女性更需考虑与生殖系统疾病相关。
二、诊断相关
(一)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妇科双合诊等检查,可能发现子宫后倾固定、附件区增厚、压痛性包块等体征。对于不同体型的女性,检查时的操作难度可能不同,较肥胖的女性可能触及包块相对困难。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在妇科检查时压痛等体征可能更明显。
(二)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发现子宫附件区域异常回声等情况,能帮助初步判断异位内膜的位置、大小等。经阴道B超对于观察盆腔内生殖器官周围情况更为清晰,对于肥胖女性可能经腹部B超显示不够理想。MRI检查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诊断有更高价值,能更精准地显示异位内膜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费用相对较高。
(三)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能发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C反应蛋白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也可能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指标的正常范围有差异,儿童的正常指标与成人不同,医生需结合具体年龄进行判断。
三、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一)盆腔炎
盆腔炎也可出现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表现,但子宫内膜炎移位有其异位内膜相关的特点,通过影像学检查等可发现异位内膜的病灶,而盆腔炎主要是盆腔内感染性炎症,无异位内膜病灶。
(二)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也可能有下腹部不适等表现,但卵巢囊肿的超声表现等与子宫内膜炎移位不同,子宫内膜炎移位相关的病灶有其特殊的回声等特征,可通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三)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可引起月经改变等表现,但子宫肌瘤的超声等影像学特征与子宫内膜炎移位不同,子宫肌瘤一般表现为子宫肌层内的实质性结节等,而子宫内膜炎移位有异位内膜的特殊分布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