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临床表现上,不同类型银屑病有不同皮肤损害形态及好发部位,如寻常型有特征性皮疹表现,脓疱型分泛发和局限型,红皮病型有全身潮红脱屑等,关节病型伴关节病变;病史询问包括家族史、既往病史、发病情况等;辅助检查有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需综合这些来准确判断是否为银屑病,儿童患者需特殊评估。
一、临床表现观察
1.皮肤损害形态
寻常型银屑病: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逐渐扩展成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为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为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这是寻常型银屑病较特征性的表现。不同部位的皮损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如头皮部位的银屑病鳞屑较厚,常超出发际,头发呈束状;指甲受累时可出现顶针状凹陷等。
脓疱型银屑病: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多急性发病,可在数周内泛发全身,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的无菌性小脓疱,脓疱可融合成脓湖,常伴有高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好发于手掌及足跖,表现为手掌或足跖部出现对称性红斑,红斑上出现多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脓疱,脓疱干涸后脱屑,新脓疱又可出现。
红皮病型银屑病: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大量脱屑,皮肤呈红色,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可由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不当转化而来,如外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大量激素突然停药等。
关节病型银屑病:除了有银屑病皮损外,还伴有关节病变,可累及周围关节,也可累及脊柱,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类似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但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
2.好发部位:银屑病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但以头皮、四肢伸侧(如肘膝关节伸侧)、背部等部位较为常见。儿童银屑病患者的好发部位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部分儿童可能在尿布区(臀部及会阴部)出现银屑病皮损,称为尿布银屑病。
二、病史询问
1.家族史:银屑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银屑病患者,那么个体患银屑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例如,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一方患有银屑病,子女患银屑病的概率约为10%-20%;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银屑病,子女患银屑病的概率可高达50%左右。
2.既往病史: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疾病等,因为银屑病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存在关联。同时,了解患者既往皮肤疾病史,是否有过类似皮肤红斑、鳞屑等表现的疾病,有助于鉴别诊断。
3.发病情况:询问皮损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如是否突然出现,皮疹是逐渐增多还是保持稳定,有无诱因,如是否有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等)、精神紧张、外伤等情况,部分患者在扁桃体炎等链球菌感染后诱发银屑病。
三、辅助检查
1.皮肤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银屑病的重要依据之一。银屑病的病理表现主要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质层内有Munro微脓肿,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真皮乳头水肿向上延伸,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等。不同类型的银屑病病理表现有一定差异,如脓疱型银屑病可见棘层上部出现海绵状脓疱等。
2.实验室检查:一般血常规检查无特异性改变,但在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中,白细胞总数可增高;血沉可能会增快;肝肾功能等检查可了解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对于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此外,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还可能需要进行自身抗体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是否为银屑病需要综合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怀疑患有银屑病,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特点和病情发展的特殊性,更需要谨慎、全面地进行评估,以便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