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结石有无症状型和有症状型,症状包括局部及放射痛、排尿异常、尿道分泌物等,其危害有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影响前列腺功能、导致尿路梗阻,如引发感染致发热等,影响功能可致精液质量下降、性功能障碍,梗阻可致肾积水甚至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前列腺结石的症状
(一)无症状型
部分前列腺结石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如B超检查时偶然被发现。这类情况在一些年龄较大、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存在的人群中较为常见,由于结石较小且未对周围组织产生明显刺激或阻塞,所以没有引发特殊的不适表现。
(二)有症状型
1.疼痛
局部疼痛:患者可能会感到会阴部、阴囊、耻骨上区或阴茎部等部位的隐痛或胀痛。例如,部分患者会感觉会阴部有持续的不适感,这种疼痛可能会在久坐、长时间骑行后加重,因为这些行为会增加前列腺局部的压力,刺激到存在结石的前列腺组织。
放射痛:疼痛还可能放射至腰部、下腹等部位。比如,有的患者会出现腰部酸痛,容易被误认为是腰部本身的疾病,如腰肌劳损等,但实际上可能与前列腺结石有关。这是因为前列腺的神经分布与腰部等部位的神经有一定关联,结石引起的前列腺局部病变刺激神经,导致疼痛放射。
2.排尿异常
排尿困难:当前列腺结石引起前列腺腺管阻塞时,可能会影响尿液的排出,出现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射程变短等排尿困难的表现。特别是对于老年男性,本身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的基础,结石的存在会进一步加重排尿梗阻的程度。例如,原本有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出现前列腺结石后,会发现自己解小便时需要更用力才能排出尿液,而且尿流变细,排尿时间延长。
尿频、尿急:结石可能会刺激前列腺组织和膀胱黏膜,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患者会频繁地有尿意,即使每次尿量不多,也会频繁去厕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比如,有的患者白天可能一个小时就要去一次厕所,晚上起夜次数也明显增多,影响睡眠。
3.尿道分泌物: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道滴白的现象,即排尿终末或大便时,尿道口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溢出。这是因为前列腺结石合并前列腺炎时,炎症刺激前列腺分泌增加,而结石阻塞腺管,使得分泌物排出不畅,从而从尿道溢出。
二、前列腺结石的危害
(一)引发泌尿系统感染
前列腺结石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场所。结石的存在使得前列腺腺管引流不畅,细菌容易在局部滋生,引发前列腺炎、精囊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一旦发生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会阴部疼痛加剧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例如,有前列腺结石的患者如果发生了急性前列腺炎,可能会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同时会阴部疼痛剧烈,坐立不安。
(二)影响前列腺功能
长期存在的前列腺结石会不断刺激前列腺组织,导致前列腺组织发生纤维化、增生等病变,进而影响前列腺的正常功能。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腺体,它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精子的存活和活动有重要作用。当前列腺功能受到影响时,可能会导致精液质量下降,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而且,前列腺功能异常还可能引起性功能障碍,如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夫妻关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导致尿路梗阻
较大的前列腺结石或多个结石聚集时,可能会造成前列腺腺管和尿道的严重阻塞,引起尿路梗阻。尿路梗阻会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进而引起肾积水。长期的肾积水会损害肾脏功能,影响肾脏对尿液的过滤、重吸收等正常生理功能,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肾脏功能就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减退,前列腺结石导致的尿路梗阻更容易加重肾脏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例如,一些老年患者由于前列腺结石引起严重的尿路梗阻,出现双肾积水,经过检查发现肾功能已经明显下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来缓解梗阻和保护肾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