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胶质瘤会引发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如头痛(儿童哭闹抓头、成人持续性胀痛跳痛且随病情加重)、喷射性呕吐(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致儿童常见、成人相对少);还会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包括颅神经受损(动眼神经受损致眼睑下垂等、外展神经受损致眼球外展受限等、面神经受损致面部肌肉瘫痪)和长束征(锥体束受损致肢体肌力等异常、感觉传导束受损致肢体感觉障碍);另外还有视力视野改变(影响视觉传导通路致视力下降等)、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致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损出现嗜睡等)等其他症状。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1.头痛
脑干胶质瘤可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引起头痛。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用手抓头,这是因为儿童无法准确表达头痛,而颅内压增高刺激脑膜等结构引发疼痛。成人患者则多为持续性的胀痛或跳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与肿瘤占位效应导致颅内压力分布不均有关。研究表明,约70%-80%的脑干胶质瘤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头痛可能会逐渐加重。
2.呕吐
通常为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的呕吐中枢所致。儿童患者呕吐较为常见,可能在头痛之后出现,也可能单独出现。成人患者也可能出现呕吐,但相对儿童来说比例稍低。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伴有恶心先兆。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机制是颅内压力升高,使得脑室系统与蛛网膜下腔之间的压力梯度改变,刺激呕吐中枢引发呕吐反射。
二、神经系统症状
1.颅神经受损症状
动眼神经受损: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如眼球不能向上、向下或向内运动等。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脑干胶质瘤侵犯中脑时容易累及动眼神经核或其纤维,导致相应的眼球运动和眼睑功能异常。据临床统计,约50%以上的脑干胶质瘤患者会出现动眼神经受损相关表现。
外展神经受损:表现为眼球外展受限,患者可能出现复视,因为外展神经支配眼球向外转动,脑干胶质瘤累及脑桥时可能影响外展神经核或其纤维,导致眼球外展功能障碍。
面神经受损:可出现面部肌肉瘫痪,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如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当脑干胶质瘤侵犯脑桥的面神经核或其纤维时,会引起面神经受损症状。
2.长束征
锥体束受损:可出现肢体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例如,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肌张力增高,行走时呈痉挛性步态,Babinski征等病理反射阳性。这是因为脑干内的锥体束纤维受损,导致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失去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从而出现一系列锥体束受损的表现。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锥体束受损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会出现肌力、肌张力及反射等方面的异常改变。
感觉传导束受损:可出现肢体感觉障碍,如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感觉传导束在脑干内有特定的走行路径,脑干胶质瘤侵犯相关感觉传导束时,会影响感觉信号的传导,导致相应部位的感觉异常。不过,感觉传导束受损在脑干胶质瘤患者中的发生率相对锥体束受损可能稍低,但也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之一。
三、其他症状
1.视力视野改变
当脑干胶质瘤影响到视觉传导通路时,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例如,可能出现双眼视力逐渐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等。这是因为视觉传导通路经过脑干,肿瘤生长压迫或侵犯视觉传导通路相关结构,导致视觉信息的传递受到影响。儿童患者如果脑干胶质瘤影响视觉传导通路,可能会影响其视觉发育,导致视觉功能障碍,进而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
2.意识障碍
随着病情进展,脑干胶质瘤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可引起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与颅内压增高导致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受损有关。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其神经系统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意识障碍可能出现得相对较快且较为明显;成人患者如果脑干胶质瘤进展迅速,也会较快出现意识障碍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