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有盆底肌锻炼和子宫托,手术有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和盆底重建手术,孕期、产后、老年女性有不同治疗考虑,孕期以非手术为主,产后42天可开始盆底肌锻炼,老年女性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非手术或手术,术后需相应护理。
一、非手术治疗
(一)盆底肌锻炼
1.适用人群:适用于各年龄段轻、中度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对于孕期或产后的女性,也可作为预防和早期治疗的手段。
2.具体方法:凯格尔运动是常用的盆底肌锻炼方法,即进行收缩盆底肌肉(类似憋尿、缩肛的动作),每次收缩持续至少3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通过长期坚持盆底肌锻炼,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有助于支撑阴道前后壁,减轻膨出程度。
(二)子宫托
1.适用人群:
适用于全身状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
妊娠期和产后的患者,可暂时使用子宫托缓解症状。
手术前放置子宫托可以促进膨出面溃疡的愈合。
2.具体使用:子宫托是一种支持装置,通过放置在阴道内支撑阴道前后壁,使其回复到正常位置。需要根据患者阴道的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子宫托,并且需要定期取出、清洗和重新放置,一般每天睡前取出,次晨放入。
二、手术治疗
(一)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1.适用人群:适用于中、重度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尤其是伴有明显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且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较为合适。
2.手术原理:通过手术将膨出的阴道前后壁组织进行修补,恢复其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手术会将多余的膨出组织切除,然后用缝线将阴道壁组织缝合,以加强盆底的支撑。
(二)盆底重建手术
1.适用人群:适用于复发性阴道前后壁膨出或伴有盆底其他支持组织损伤的患者。对于希望通过更微创或更符合生理结构重建的患者可考虑此类手术。
2.手术方式及原理:
利用生物补片或自身组织进行盆底重建,通过将补片或自身组织放置在盆底,加强盆底的支撑结构。例如,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通过在阴道内放置网片来提升和支撑阴道前后壁,这种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但需要注意术后可能出现的网片相关并发症,如感染、网片暴露等。
三、特殊人群的治疗考虑
(一)孕期女性
1.治疗特点:孕期出现阴道前后壁膨出时,非手术治疗为主。因为手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主要依靠盆底肌锻炼来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同时要避免长时间站立、负重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以减轻膨出程度和缓解症状。
2.注意事项:孕期进行盆底肌锻炼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阴道前后壁膨出加重且伴有明显不适,如疼痛、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评估,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处理。
(二)产后女性
1.治疗时机:产后是阴道前后壁膨出治疗的重要时期。一般产后42天进行产后复查时,如果发现有阴道前后壁膨出,可根据膨出程度开始进行盆底肌锻炼。对于轻度膨出的产后女性,通过规范的盆底肌锻炼有很大可能恢复。
2.康复建议:产后女性除了坚持盆底肌锻炼外,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如果产后6周后膨出仍较明显,可考虑在产后3-6个月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子宫托或手术治疗,但手术一般建议在产后6个月以后身体基本恢复后再考虑。
(三)老年女性
1.治疗选择:老年女性身体机能下降,对于手术治疗需要充分评估身体状况。如果全身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较大手术,可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如盆底肌锻炼和子宫托。如果膨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可考虑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手术治疗,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在术前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
2.术后护理:老年女性术后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外阴清洁,适当进行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要注意加强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要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