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两次的夫妻需进行多方面检查,包括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染色体异常是胎停常见原因,有两次及以上胎停史的夫妻都应检查)、女方生殖系统检查(含子宫相关B超及宫腔镜、内分泌性激素六项和甲状腺功能、免疫相关抗磷脂抗体等检查)、男方精液检查(精液常规分析及精子DNA完整性检查)、感染因素检查(TORCH及支原体、衣原体等检查),以明确胎停原因,提高再次妊娠成功率。
一、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
1.意义: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胎停育的常见原因之一。夫妻双方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检测是否存在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若一方或双方存在染色体平衡易位、罗伯逊易位等异常,会增加胎停的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染色体异常夫妇再次妊娠发生胎停育的概率显著高于染色体正常夫妇。
2.人群考虑:对于有两次及以上胎停史的夫妻,无论年龄、性别,都应进行该项检查。因为染色体异常与年龄有一定关系,随着女性年龄增长,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概率增加,但男性年龄增长也可能导致精子染色体异常风险上升,所以夫妻双方都需要检查。
二、女方生殖系统检查
1.子宫相关检查
B超检查:通过超声检查子宫形态、大小及内膜情况等。了解是否存在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子宫畸形会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增加胎停风险。还可查看子宫内膜厚度及是否均匀,子宫内膜过薄或过厚、内膜不均等都可能影响胚胎种植。一般建议在月经周期的特定时间进行B超检查,以更好地评估子宫情况。
宫腔镜检查:对于B超提示有宫腔异常的情况,需行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明确是否存在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宫腔粘连会破坏宫腔内环境,影响胚胎着床;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导致胎停。
2.内分泌检查
性激素六项:包括雌二醇、孕酮、睾酮、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了解卵巢功能及内分泌状态。例如,黄体功能不全可导致孕酮水平偏低,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胎停风险。一般在月经来潮第2-5天进行抽血检查,以反映基础内分泌状态。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均可能影响妊娠结局。甲状腺激素参与机体的代谢调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流产、胎停等风险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也会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需检测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
3.免疫相关检查
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等。抗磷脂抗体阳性可导致胎盘血管血栓形成,影响胎盘血供,导致胚胎缺氧、胎停。研究显示,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胎停育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
其他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异常可能影响妊娠,需进行检测以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妊娠的影响。
三、男方精液检查
1.精液常规分析:检查精子的数量、活力、形态等。精子数量过少、活力低下、畸形率过高都会影响受精及胚胎发育,增加胎停风险。一般要求男方禁欲3-7天后进行精液采集,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精子DNA完整性检查:精子DNA完整性对胚胎发育至关重要,精子DNA碎片率过高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胎停等。通过特定检测方法可评估精子DNA完整性情况。
四、感染因素检查
1.TORCH检查:包括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孕期感染TORCH病原体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胎停。例如,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白内障、耳聋等畸形,增加胎停风险。一般在孕前或早孕期进行检测。
2.其他感染相关检查:如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检查。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炎症等,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导致胎停。
胎停两次的夫妻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检查,以明确可能导致胎停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再次妊娠的成功率。在整个检查及后续处理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年龄、性别等因素,遵循科学的检查流程和医学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