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有局部症状和不同部位特殊表现,局部症状包括皮疹表现和自觉症状,不同部位如头皮、胡须部位有各自特殊表现;其起因有感染因素(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如马拉色菌感染)和非感染因素(皮肤多汗、不洁、搔抓等损伤、某些基础疾病影响)。
一、毛囊炎的症状
(一)局部症状
1.皮疹表现
初期通常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丘疹,直径一般在1-2毫米左右,数天内中央可出现脓疱,脓疱内容物初始较稀薄,之后可变得浓稠。例如,在头皮部位发生的毛囊炎,头皮上会出现一个个红色的小疙瘩,随着病情发展,部分小疙瘩中间会有白色的脓头。
皮疹可分批出现,互不融合。在面部等暴露部位的毛囊炎,皮疹分布较为分散。
2.自觉症状
有瘙痒感,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患处,但搔抓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还可能伴有疼痛感,尤其是当脓疱破裂或炎症累及毛囊周围时,疼痛会比较明显。比如,大腿部位的毛囊炎,患者在行走时可能会因为摩擦而感到疼痛加剧。
(二)不同部位毛囊炎的特殊表现
1.头皮毛囊炎
头皮毛囊炎如果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毛囊破坏,进而引起永久性脱发。儿童头皮毛囊炎相对较为常见,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因为儿童头皮的毛囊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炎症对毛囊的破坏可能更易导致脱发情况的发生。
严重的头皮毛囊炎可能会形成疖或痈,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痈则是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融合而成的炎症,此时局部红肿热痛症状更为明显,可能会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2.胡须部位毛囊炎
多见于成年男性,剃须等局部刺激是常见诱因。患者胡须部位会出现红色丘疹、脓疱,由于胡须的存在,炎症可能会在胡须根部周围扩散,影响剃须操作,且容易复发。
二、毛囊炎的起因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破损是细菌入侵的重要途径,例如皮肤受到轻微的擦伤、抓伤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可能趁机侵入毛囊,引发炎症。儿童皮肤相对娇嫩,更容易出现皮肤破损的情况,所以儿童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表皮葡萄球菌也可引起毛囊炎,它在皮肤表面正常菌群中就存在,当皮肤的局部环境发生改变时,如皮肤油脂分泌过多等情况,表皮葡萄球菌就可能大量繁殖,导致毛囊炎的发生。
2.真菌感染
马拉色菌是常见的引起真菌性毛囊炎的病原体。高温、多汗、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会促进马拉色菌的繁殖。比如,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如果不及时清洁皮肤,就为马拉色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引发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在肥胖人群中,由于皮肤褶皱处容易出汗且不透气,马拉色菌性毛囊炎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二)非感染因素
1.皮肤多汗
汗液会使皮肤表面的湿度增加,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皮肤出汗多,更容易患上毛囊炎。例如,建筑工人在炎热的工地工作时,大量出汗,若不能及时清洁,就容易引发毛囊炎。
2.皮肤不洁
不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污垢容易堆积在毛囊口,堵塞毛囊,影响毛囊的正常代谢,从而诱发毛囊炎。老年人由于皮肤代谢功能下降,加上可能行动不便,清洁皮肤不够彻底,相对更容易出现皮肤不洁导致的毛囊炎。儿童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给孩子清洁皮肤,也容易因为皮肤不洁而患上毛囊炎。
3.搔抓等皮肤损伤
过度搔抓皮肤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细菌等病原体更容易侵入毛囊。比如,患有湿疹等皮肤疾病的患者,皮肤瘙痒时过度搔抓,就可能引发毛囊炎。对于有拔毛习惯的人,如拔胡须等,也容易损伤毛囊,导致毛囊炎的发生。
4.某些基础疾病影响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的免疫力相对较低,皮肤容易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增加了患毛囊炎的风险。而且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能力较差,毛囊炎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加重病情。肥胖患者由于皮肤褶皱多,局部潮湿,且身体代谢负担重,也更容易出现毛囊炎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