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出血的病因包括良性和恶性及其他少见病因。良性病因有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息肉)、阴道及宫颈病变(如阴道炎、宫颈病变)、卵巢内分泌功能变化;恶性病因有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其他少见病因有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医源性因素(长期服用雌激素等)
一、良性病因
1.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增生:绝经后女性雌激素相对缺乏,但仍可能存在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研究表明,约10%-20%的绝经后出血与子宫内膜增生相关,其中部分子宫内膜增生有恶变潜能。例如,长期单一雌激素刺激会使子宫内膜腺体异常增生,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等,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可明确诊断。
子宫内膜息肉: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息肉也较为常见,可能与局部炎症等因素有关。息肉可引起子宫内膜血管丰富,容易出现出血情况,超声检查可发现宫腔内的高回声团块,其发生率在绝经后出血患者中占一定比例,通过宫腔镜检查可确诊并同时进行治疗。
2.阴道及宫颈病变
阴道炎: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阴道炎,如萎缩性阴道炎。炎症可导致阴道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出现点状出血或少量阴道流血,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明确阴道炎的类型,如发现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增多、线索细胞等情况。
宫颈病变:宫颈炎症、宫颈息肉等也可引起绝经后出血。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质地较脆,容易出血;宫颈炎症可导致宫颈黏膜充血,接触后易出血,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的异常情况,必要时进行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以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等病变。
3.卵巢内分泌功能变化
绝经后卵巢仍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可能会出现偶尔的雌激素波动。当雌激素短暂升高时,可引起子宫内膜短暂增生,随后脱落出血,但这种情况一般出血量较少。例如,部分女性在绝经后可能会因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卵巢内分泌,导致雌激素水平短暂变化而出现少量阴道出血。
二、恶性病因
1.子宫内膜癌
是绝经后出血的常见恶性病因之一。其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相关。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70%-90%有绝经后出血症状,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例如,肥胖女性由于脂肪组织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长期高水平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2.宫颈癌
宫颈癌也可导致绝经后出血,尤其在宫颈癌中晚期,肿瘤组织侵犯血管,可引起不规则阴道出血。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通过宫颈TCT、HPV检测及阴道镜下活检可确诊,早期发现的宫颈癌经过治疗预后较好。
3.卵巢恶性肿瘤
某些卵巢恶性肿瘤可能会分泌雌激素等物质,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出血。例如,颗粒细胞瘤等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可分泌雌激素,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从而出现绝经后出血症状,通过妇科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A125等)及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其他少见病因
1.全身性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影响凝血功能,导致阴道出血。这些疾病除了绝经后出血表现外,还会有相应血液系统疾病的其他表现,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等,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及骨髓穿刺等可明确诊断。
肝脏疾病也可能影响雌激素的代谢,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从而引起绝经后出血。例如,肝硬化患者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出现类似内分泌紊乱的表现,包括绝经后出血,通过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等可辅助诊断。
2.医源性因素
长期服用雌激素或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等,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出血。一些女性为了改善绝经后症状自行服用雌激素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可引起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及出血,在询问病史时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