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腮腺炎需从一般护理、症状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护理。一般护理包括休息隔离与口腔护理;症状护理有发热时监测体温、物理降温及腮腺肿胀时局部冷敷、护理;饮食要给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且保证水分摄入;病情观察要密切留意有无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或卵巢炎等并发症及儿童特殊表现。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隔离
急性腮腺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由于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患者应进行隔离,一般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3天为止,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生活环境的隔离措施落实,防止在幼儿园或学校内造成疾病传播。
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自我约束能力差,家长需加强看护,确保其在隔离期间活动范围相对固定,减少与他人不必要的接触。
2.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非常重要,患者应经常漱口,尤其是饭后和睡前。这样可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预防继发感染。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帮助其进行口腔清洁,选择合适的儿童漱口水,每天定时为儿童漱口。
考虑到儿童的口腔黏膜相对娇嫩,选择漱口水时要注意无刺激、温和的产品,漱口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儿童口腔黏膜。
二、症状护理
1.发热护理
监测体温: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对于发热的急性腮腺炎患者,每4-6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儿童患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变化可能更迅速,需更频繁监测。
物理降温:当体温低于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患者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对于儿童患者,温水擦拭的温度要适宜,一般控制在32-34℃,擦拭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儿童着凉。
当体温高于38.5℃且患者有不适症状时,可根据病情考虑物理降温结合适当的散热措施,但不建议低龄儿童过早使用药物降温,优先以物理降温为主来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
2.腮腺肿胀护理
局部冷敷:在腮腺肿胀初期,可以使用冷敷来减轻肿胀和疼痛。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肿胀的腮腺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冷敷2-3次。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尤其是儿童皮肤更娇嫩,冷敷时要密切关注皮肤情况。
局部护理:保持腮腺部位清洁,避免受压。患者应穿宽松的衣物,减少对肿胀腮腺的压迫。儿童患者要防止其用手搔抓或挤压肿胀部位,家长要注意看护,给儿童修剪指甲,必要时可给儿童戴上棉质手套,避免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三、饮食护理
1.饮食选择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藕粉、牛奶、豆浆等。避免食用酸性、辛辣、坚硬等刺激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会刺激腮腺分泌唾液,加重腮腺肿胀和疼痛。例如,柑橘、山楂等酸性水果以及辣椒、油炸食品等都应避免。
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特点提供合适的饮食。婴儿可能需要将食物适当稀释后喂养,幼儿则要注意食物的软硬度和口味,尽量选择患儿喜欢且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腮腺负担。
2.保证水分摄入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一般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左右,以促进新陈代谢,利于毒素排出。儿童患者要随时提供饮水,可通过少量多次饮水的方式保证水分摄入,防止因发热、腮腺肿胀等原因导致脱水。
四、病情观察
1.并发症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或卵巢炎等。对于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嗜睡、颈项强直等症状;合并胰腺炎时,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青春期男性患者要注意观察有无睾丸肿胀、疼痛等睾丸炎表现,女性患者要观察有无下腹部疼痛等卵巢炎表现。
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家长和医护人员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行为表现等。例如,儿童突然出现精神萎靡、频繁呕吐、头痛加剧或阴囊部位疼痛等情况,要高度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