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康复有一般措施、营养支持、针对能配合训练患者的康复训练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措施包括局部创面清洁、选合适敷料,及定时体位变换、用支撑装置减轻局部压力;营养支持要均衡饮食或补充营养剂;能配合训练者进行非受压部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儿童要温和护理、保证营养,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病、综合考虑身体状况及平稳变换体位。
清洁创面:使用生理盐水等温和的溶液清洁压疮创面,去除创面的分泌物、坏死组织等。研究表明,保持创面清洁可以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有利于创面愈合。例如,对于轻度压疮,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1-2次。
敷料选择与应用:根据压疮的不同分期选择合适的敷料。对于渗出较少的浅度压疮,可选用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能够形成湿润环境,促进创面愈合,且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对于渗出较多的压疮,可选用藻酸盐敷料,藻酸盐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能吸收创面的渗液,为创面创造适宜的愈合环境。
减轻局部压力
体位变换:定时变换患者体位是预防和康复压疮的重要措施。一般每1-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床垫等辅助设备,通过交替充气或减压来减轻身体局部压力。例如,对于骶尾部压疮患者,可采用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的体位变换方式,避免骶尾部持续受压。不同年龄段患者变换体位的频率和方式可能略有不同,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变换体位时动作要轻柔;老年人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变换体位时需注意保护,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使用支撑装置:对于坐轮椅的患者,可使用减压坐垫,减压坐垫能分散臀部压力,减少坐骨结节等部位的受压。同时,调整轮椅的座位高度和角度,确保患者的体重分布均匀。
营养支持
均衡饮食: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饮食。蛋白质是创面愈合的重要原料,患者应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可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锌等矿物质也对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可通过食用坚果、海鲜等获取。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营养需求有所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应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同时保证营养均衡。
营养补充剂:对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压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补充剂。例如,口服蛋白质粉等补充蛋白质,但需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补充,避免过量。
康复训练(针对能配合训练的患者)
肌肉力量训练:对于非受压部位的肌肉,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如上肢的屈伸训练、下肢的抬腿训练等。通过肌肉力量训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整体状况,有利于压疮的康复。儿童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时要选择适合其年龄和体能的简单训练方式,避免过度疲劳;老年人进行训练时要注意强度适中,可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关节活动度训练:对受压部位以外的关节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关节僵硬。如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等活动,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等。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不同年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范围和强度不同,儿童关节活动度相对较大,但训练时也要避免过度牵拉;老年人关节灵活性较差,训练时动作要缓慢、轻柔。
特殊人群压疮康复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薄嫩,在压疮康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局部护理的温和性。选择敷料时要考虑儿童皮肤的特点,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敷料。体位变换时动作一定要轻柔,防止损伤儿童皮肤。同时,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促进压疮愈合。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在压疮康复中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在选择治疗措施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营养状况、心肺功能等。例如,在使用营养补充剂时要注意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体位变换时要注意动作平稳,避免因体位突然改变导致老年人发生跌倒等意外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