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炎是关节滑膜的常见疾病,有创伤性、感染性、免疫性等类型,具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可通过运动防护、避免关节损伤、增强免疫力预防。
滑膜炎的常见类型及相关因素
创伤性滑膜炎:多因关节受到急性扭伤、挫伤等创伤引起,例如运动时关节突然扭转、碰撞等情况。常见于膝关节等负重较大且活动频繁的关节,运动员、从事重体力劳动者等人群相对更容易发生。在儿童中,如玩耍时过度用力或摔倒等也可能导致创伤性滑膜炎。
感染性滑膜炎: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滑膜所致。细菌感染可通过血行传播、邻近组织感染蔓延等途径引起,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病毒感染如病毒性关节炎等也可能累及滑膜引发滑膜炎。这种类型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老年人免疫力衰退等,更容易遭受感染性因素的影响而患上滑膜炎。
免疫性滑膜炎: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如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滑膜,导致滑膜出现慢性炎症。这类情况在成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或本身患有相关自身免疫性基础疾病的人群。
滑膜炎的临床表现
关节肿胀:患病关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皮肤可能稍有发亮,以膝关节为例,肿胀明显时可看到关节周围膨隆。
疼痛:关节部位疼痛,疼痛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休息时有所缓解,但炎症明显时可能休息时也会有疼痛不适感。
活动受限:由于关节肿胀、疼痛以及滑膜炎症导致的关节内环境改变,患者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比如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可能无法完全伸直或弯曲膝关节。
滑膜炎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病关节进行检查,包括观察关节肿胀情况、按压关节周围判断有无压痛、检查关节活动度等。例如检查膝关节时,会屈曲和伸直膝关节,感受活动时的阻力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滑膜的厚度、关节腔积液的情况等,对于早期发现滑膜炎症有一定帮助,尤其在儿童中,超声检查相对较为安全且能较好地观察关节内情况。
X线检查:一般在滑膜炎慢性期或恢复期进行,可帮助排除关节内是否有骨折、肿瘤等其他病变,能看到关节间隙等情况,但对于早期滑膜炎症的显示不如超声敏感。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准确地显示滑膜的病变情况,包括滑膜的充血、水肿、渗出等,还可以观察关节软骨、韧带等周围组织的情况,是诊断滑膜炎较精准的影像学手段。
滑膜炎的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休息:患病关节需要适当休息,减少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滑膜。例如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应减少上下楼梯、长时间行走等活动。
物理治疗:急性期可进行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恢复期可进行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吸收。儿童进行物理治疗时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等情况。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能会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如存在感染性因素则需要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儿童用药更需谨慎,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滑膜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滑膜切除术等,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需严格评估后决定。
滑膜炎的预防措施
运动防护:进行运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合适的护具(如膝关节护具等),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过程中注意避免关节受到过度的扭转、碰撞等伤害。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监督孩子运动时的安全,避免剧烈、危险的运动方式。
避免关节损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长时间处于不良姿势,避免关节过度劳累,如长时间蹲着干活等。对于老年人,要注意行走安全,防止摔倒等导致关节损伤。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感染性滑膜炎等的发生风险。对于儿童,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促进免疫系统正常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