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症状表现包括疼痛(范围广、夜间明显、不同人群有差异)和活动受限(各方向活动受限、影响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体征检查有压痛(压痛点位置及不同年龄差异)和肩关节活动度测量(具体方法及对不同人群意义);影像学检查中X线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或有非特异性改变、不同年龄有差异,MRI可清晰显示软组织情况、对特殊人群有意义。
一、症状表现
1.疼痛
范围与特点:肩周炎患者常出现肩部疼痛,疼痛范围可涉及肩部前方、外侧或后方,疼痛多为慢性、逐渐加重,有的患者疼痛可放射至颈部、肘部等部位。疼痛在夜间较为明显,可影响睡眠。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约70%-80%的肩周炎患者有夜间疼痛加重的现象,这是因为夜间人体活动减少,肩部肌肉放松,炎症因子等对疼痛的敏感性相对升高。
不同人群差异:对于中老年人群,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肩部关节退变等因素,疼痛可能更为顽固;而年轻人群如果有肩部外伤等诱因引发肩周炎,疼痛表现可能因个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等有所不同,但一般也符合逐渐加重的特点。
2.活动受限
肩关节各方向活动:肩周炎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常见的是外展、上举、内旋、外旋等活动受限。比如外展活动,正常情况下手臂可以举过头顶,而肩周炎患者可能只能外展到一定程度就感到明显受限。据临床观察,早期可能只是某一方向活动轻度受限,随着病情进展,各个方向活动都会受到影响。
生活影响: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影响不同,例如从事需要频繁肩关节活动工作的人(如画家、理发师等),肩周炎导致的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工作能力;对于老年人群,日常生活中穿衣、梳头、洗脸等简单动作都会受到明显影响。
二、体征检查
1.压痛
压痛点位置: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肩部有明显压痛,常见的压痛点在肩关节周围,如喙突、肩峰下、肱二头肌长头腱沟等部位。例如,在喙突部位按压时,肩周炎患者往往会有较明显的疼痛反应,这是因为喙突周围组织在肩周炎时可能存在炎症等病变。
不同年龄体征差异:中老年肩周炎患者由于肩部组织退变基础,压痛可能相对更广泛;年轻患者如果是急性损伤引发的肩周炎,压痛部位可能相对局限在损伤相关区域。
2.肩关节活动度测量
具体测量方法:通过量角器等工具测量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等活动度。正常肩关节外展可达180°,前屈可达150°等,而肩周炎患者这些活动度会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比如外展活动度可能降至60°-90°左右,前屈活动度可能降至80°-100°左右。
对不同生活方式人群的意义:对于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群,肩关节活动度测量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本身肩关节活动度较大,一旦出现肩周炎,活动度下降会更明显地影响其运动能力;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可能首先表现为某些特定方向活动的不灵活,如后伸活动可能首先出现受限。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早期表现:早期肩周炎患者X线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或者仅表现为肩部软组织稍显肿胀等非特异性改变。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肩关节周围骨质疏松等表现,一般在发病数月后可能逐渐显现。例如,发病3-6个月后,部分患者X线可发现肩关节周围骨质有轻度疏松现象。
不同年龄影像学差异:中老年人群本身骨质有一定退变基础,X线检查时可能更容易发现一些与退变相关的伴随改变;年轻人群X线检查若发现异常,往往提示有明确的病因,如外伤等导致的肩周炎相关改变。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软组织显示:MRI检查对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显示非常清晰,可发现肩关节囊增厚、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情况。在肩周炎患者中,常可见肩关节囊积液、滑膜充血水肿等表现。例如,MRI下可观察到肩关节囊内有少量或中量的积液,滑膜组织有明显的炎性改变。
对特殊人群的意义: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如果怀疑有肩周炎相关问题,MRI检查能更精准地发现软组织病变情况,避免因X线检查对软组织显示不佳而漏诊。但儿童进行MRI检查时需要注意安抚,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