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与血液病鉴别

来源:民福康

川崎病血液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特殊人群等方面存在差异,可通过这些差异来准确鉴别,临床表现上川崎病有其典型的发热、黏膜皮肤表现等,血液病如白血病等有相应贫血、出血等表现;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凝血功能、免疫学检查各有不同;影像学检查里超声心动图和骨髓穿刺检查也有差异;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是高发人群且不同情况有不同考量,以此能采取正确治疗干预措施。

一、临床表现差异

1.川崎病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发热常持续5天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球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口唇潮红、皲裂,草莓舌,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多形性红斑样皮疹,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

2.血液病

例如白血病,儿童白血病常有发热,热型不定,可伴有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等,出血倾向,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异常,如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伴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全血细胞减少,肝、脾一般无肿大。

二、实验室检查差异

1.血常规

川崎病:白细胞计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伴核左移,血小板早期正常,病程第2-3周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

血液病:白血病时白细胞可增高、正常或减低,伴有贫血、血小板减少,分类中可见原始或幼稚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

2.凝血功能相关检查

川崎病:一般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但病程中需警惕血栓形成等情况,部分患儿纤维蛋白原可增高。

血液病: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等,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免疫学检查

川崎病:血清免疫学检查可见免疫球蛋白升高,补体正常或升高,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多为阴性。

血液病:某些血液病可能伴有免疫功能异常,如淋巴瘤可出现免疫球蛋白异常,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检测到抗红细胞抗体等。

三、影像学检查差异

1.超声心动图

川崎病:可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如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等,这是川崎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需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冠状动脉情况。

血液病:一般超声心动图主要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白血病心脏浸润时可能发现心肌回声改变等,但无川崎病特异性的冠状动脉病变表现。

2.骨髓穿刺检查

川崎病:骨髓象无特异性改变,主要是反映骨髓造血情况,一般无原始、幼稚细胞增多等血液病特征性表现。

血液病:骨髓穿刺是诊断血液病的重要依据,如白血病时骨髓中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明显增多,可超过30%(FAB分型)或符合WHO分型标准;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骨髓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四、特殊人群考虑

1.儿童患者

儿童是川崎病的高发人群,也是血液病的好发人群之一。在儿童出现发热等症状时,需仔细鉴别。对于川崎病,要密切观察其典型的黏膜、皮肤表现以及冠状动脉情况;对于血液病,要关注血常规、骨髓象等检查结果。由于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诊断和鉴别过程中要更加谨慎,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避免过度检查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2.不同性别患者

川崎病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各年龄段、各性别儿童均可发病。而血液病中某些类型有一定性别倾向,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中男性略多于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成人中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等,但这种差异相对不是非常绝对,在鉴别诊断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3.有基础病史患者

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儿,如既往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等,在出现发热等症状时,更要警惕血液病的可能,需更快、更准确地进行鉴别诊断。而对于既往无特殊血液病史的患儿,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常规检查来区分川崎病和血液病。

通过以上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特殊人群等多方面的差异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对川崎病与血液病进行鉴别,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液病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统包括血液、骨髓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凡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都属于血液病范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血液病可以通过蚊子传播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血液病是否可以经过蚊子传播和疾病类型有一定关系。血液病包括白血病或者艾滋病等,其中艾滋病毒可以经过血液传播,当蚊子咬了人体的皮肤之后,再去咬此外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传染的现象。病人还要注意做好治疗,比如积极的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比如阿昔洛韦等。此外,病人还要注意做好生活护理,防止性交或者血液传播等
川崎病的治疗原则?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川崎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阿司匹一般是每天30到35毫克每公斤体重分2到3次服用,热退后3天逐渐减量;2.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一般在病程的第5到7天使用;3.糖皮质激素,正常不单独使用。
川崎病治愈后有后遗症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呈自限性经过,适当治疗可以逐渐康复,但是也有少数患者会表现出并发症,需要定期复诊,做好合理的喂养。
川崎病属于重疾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川崎病是属于重大疾病,它主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系统性血管炎,以全身血管炎变为首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孩疾病。该病病因一向不明,多发于2~4岁孩子。川崎病对于儿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最大的危害就是损害心脏冠状动脉。
血液病毒感染是什么病?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血液病毒感染是指外界的病毒经过其他的传播途径感染人体的血液,多见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等,其中最多见的病毒有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等等。最多见的病毒类型是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因为这两种病毒是经过血液传播最多见的病毒类型,尤其是乙肝病毒。
川崎病病愈后多久可以打疫苗?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川崎病是好发于儿童的一种疾病,如果孩子得了川崎病的话,我们建议是在完全治愈一年左右再给孩子打疫苗,因为它是属于一种免疫系统的疾病,如果孩子有免疫系统的问题的时候,尽量是不打疫苗的,因此当免疫系统逐渐的恢复正常之后再去打疫苗,此时可能会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并且疫苗才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
川崎病跟新冠感染有关系吗?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川崎病跟新冠感染没有直接的关系。川崎病属于儿童时期常见的急性自限性血管炎,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而新冠感染的发生是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属于急性感染性肺炎。但是川崎病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免疫力降低,如果家长平时没有帮助儿童做好护理措施,可能会增加受到感染的风险,提高新冠感染发生的几率。家长
8个月宝宝发烧到39度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8个月宝宝发烧到39度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特定疾病等。 1.感染性疾病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可能的感染部位有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神经中枢系统等。 2.非感染性疾病 如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等,也可能导致
宝宝特别容易发烧是什么原因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宝宝特别容易发烧可能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原因有关。 1.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的影响,从而导致发烧。 2.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 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发烧。 3.
孩子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孩子反复发烧可能与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结缔组织性疾病、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1.细菌性感冒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可能导致孩子畏寒、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并伴有反复发热。 2.病毒性感冒 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孩子出现高热不退或反复发热,并伴有鼻塞、全身乏力等症状。 3.结缔组织性疾病 如
川崎病是白血病的前兆吗
王武明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 三甲
川崎病不是白血病的前兆。川崎病是日本川崎发现的一种传染病,可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川崎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没有特殊的治疗药物。目前抗病毒、增强免疫力、适当的使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患者能好转。而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有时也有发热、淋巴结肿大,但是没有皮疹。一般白细胞偏高进行骨髓穿刺、骨髓涂片的检查,能够明确诊断。
血液病什么病最可怕
王武明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 三甲
血液病范围很广,只要是骨髓所造的细胞或是骨髓本身所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称为是血液病,比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疾病都属于血液病。比较可怕的血液疾病,一般是指急性白血病或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些疾病治疗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化疗有死亡率,最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骨髓移植,目前在我国骨髓移植还没有普遍开展,所以有一定
川崎病做什么检查
常红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川崎病又被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主要影响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为了确诊川崎病,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最主要的检查是心脏超声,其他的辅助检查有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1.心脏超声川崎病最主要的检查是心脏超声,通过心脏超声了解患儿冠状动脉有没有扩张。冠状动脉扩张及冠脉瘤的标准根据患儿年龄及
川崎病怎样才算康复了
宋凌云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患上川崎病后如果复查发现疾病主要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恢复到正常状态且孩子症状缓解,可以基本断定恢复到正常状态。川崎病从性质上考虑属于血管炎综合征,患病后要及时进行治疗,不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还需要按时进行复查。平时要监测孩子体温是否正常,在复查时也需要查看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伤。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王淑芬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体温通常在39到40摄氏度左右,并且临床上通过使用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其次孩子会出现双眼睑结膜充血、会阴部出现皮疹以及口唇干燥、红肿、皲裂,同时还可能会出现杨梅舌等症状,孩子的颈部淋巴结通常会出现单侧或者双侧肿大,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的改变症状,比如冠状动脉瘤或者狭窄等。
川崎病有后遗症吗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川崎病有后遗症,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损伤,包括眼结膜充血、杨梅舌、口唇干裂,严重的会出现冠状动脉瘤和动脉扩张。一般选择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严重的川崎病可能会伴有冠状动脉瘤,所以要早发现、早治疗,并且要定期的复查心脏彩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