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非手术治疗有牵引治疗(适用于稳定性骨折且全身状况不适合手术者,利用拉力使骨折端复位维持位置)和外固定支架固定(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伴严重软组织损伤者,通过体外装置维持骨折端对位对线);手术治疗有髓内钉内固定(适用于多种股骨骨折,利用髓内钉支撑固定促进愈合)和钢板螺钉内固定(适用于复杂骨折等,通过钢板螺钉恢复解剖结构固定);康复治疗分早期(骨折固定后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儿童轻柔、老年循序渐进结合物理治疗)、中期(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和部分负重训练,儿童保稳定、老年缓幅度)、后期(全面肢体功能恢复训练,包括步态等,儿童恢复正常功能、老年提生活自理能力)。
一、非手术治疗
(一)牵引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一些稳定性骨折且患者全身状况不适合手术的情况可采用牵引治疗。例如,儿童的股骨骨折有时可通过皮牵引等方式进行治疗,儿童骨骼可塑性强,牵引复位相对容易。
2.原理:通过牵引装置对骨折部位施加拉力,利用力学原理使骨折端复位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同时可以缓解疼痛,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
(二)外固定支架固定
1.适用情况:对于开放性骨折或者骨折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情况,可先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这种情况在老年患者中也可能出现,老年患者软组织条件可能较差,外固定支架可以在不进一步损伤软组织的情况下稳定骨折端。
2.原理:外固定支架通过在骨折部位以外的骨骼上安装支架,利用体外的固定装置来维持骨折端的对位对线,便于后续根据软组织情况再决定进一步的治疗。
二、手术治疗
(一)髓内钉内固定
1.适用情况:是治疗大腿股骨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股骨骨折,包括股骨干骨折等。在青壮年患者中应用较多,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股骨骨折都有较好的适应性。
2.原理:将髓内钉插入骨髓腔,利用髓内钉的支撑和固定作用,使骨折端得到稳定固定,能够较好地恢复股骨的力学强度,促进骨折愈合。髓内钉固定可以减少对骨折部位血运的破坏,有利于骨折愈合。
(二)钢板螺钉内固定
1.适用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股骨骨折,如粉碎性骨折等,可能会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在老年患者中,如果骨折不适合髓内钉固定时也可能选择钢板螺钉固定。
2.原理:通过钢板贴合股骨外侧等部位,利用螺钉将钢板与骨折端固定在一起,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提供稳定的固定,使骨折能够在良好的位置上愈合。但钢板固定可能会对局部血运有一定影响,需要注意术后护理促进愈合。
三、康复治疗
(一)早期康复
1.适用人群:所有股骨骨折治疗后的患者,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
2.内容: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腓肠肌等的收缩练习,避免肌肉萎缩。对于儿童患者,康复训练要更加轻柔,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骨折恢复情况逐步进行,因为儿童骨骼生长活跃,但也需要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骨折愈合;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注重安全,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同时可以结合物理治疗,如低频电刺激等促进肌肉收缩和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
(二)中期康复
1.适用人群:骨折恢复到一定阶段的患者。
2.内容: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如膝关节、髋关节的屈伸活动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活动度训练的幅度和强度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在保证骨折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老年患者要根据其关节的功能状态和骨折愈合情况,缓慢增加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同时可以开始部分负重训练,通过拐杖等辅助器具帮助患者逐步恢复下肢的负重功能,促进骨痂生长和肢体功能恢复。
(三)后期康复
1.适用人群:骨折基本愈合的患者。
2.内容:进行全面的肢体功能恢复训练,包括步态训练等。通过逐步增加负重程度,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对于所有患者,在后期康复中都要注重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训练,防止再次受伤。儿童患者经过后期康复可以更好地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融入正常的生活和活动;老年患者则要重点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保障其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