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会引发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及畸形等症状,且不同表现受年龄、生活方式影响各异,如儿童与老年人症状表现有别,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生活方式易致相关症状出现或加重。
一、关节疼痛
表现形式: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关节疼痛,疼痛程度和性质因关节炎类型而异。例如骨关节炎,多表现为活动时疼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能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常为对称性的小关节疼痛,且多在早晨起床时出现明显的僵硬和疼痛,一般持续数小时。
年龄因素:儿童患关节炎时关节疼痛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难以准确描述疼痛部位和性质,常表现为肢体活动受限、哭闹等。老年人患骨关节炎时,关节疼痛可能与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退变加重,疼痛可能逐渐加重。
生活方式: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关节磨损风险增加,更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如经常进行高强度跑步运动的人膝关节患关节炎出现疼痛的概率相对较高。有既往关节损伤病史的人,患关节炎后关节疼痛可能更容易复发或加重。
二、关节肿胀
表现形式:关节肿胀是由于关节内炎症导致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等引起。不同类型关节炎肿胀表现有差异,类风湿关节炎的肿胀多为对称性的小关节肿胀,质地可能较韧;痛风性关节炎常表现为单个关节突然肿胀,且红肿热痛明显,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
年龄因素:儿童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胀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肿胀的关节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老年人的关节肿胀可能与退行性变、慢性炎症等有关,肿胀消退相对较慢。
生活方式:长期关节过度使用的人群,如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膝关节容易出现肿胀。有关节外伤史且未规范处理的人,关节肿胀复发的可能性增加。
三、关节僵硬
表现形式:很多关节炎患者会出现关节僵硬,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或长时间休息后,活动时僵硬感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可逐渐缓解。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晨僵时间通常较长,可持续1小时以上;骨关节炎患者的晨僵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
年龄因素:儿童患关节炎时的关节僵硬可能影响其肢体的正常活动发育,如晨僵可能导致儿童晨起后肢体活动不灵活。老年人的关节僵硬可能因为关节退变、肌肉力量下降等因素而更为明显,且恢复活动的时间可能更长。
生活方式:有长时间关节固定姿势工作习惯的人,如长期伏案工作且关节活动较少的人,关节僵硬的发生概率增加。既往有关节炎发作史且康复锻炼不充分的人,关节僵硬可能更容易出现且程度加重。
四、关节活动受限
表现形式:由于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原因,患者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炎晚期患者关节活动受限可能较为严重,甚至无法完成正常的关节屈伸、旋转等动作。例如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导致关节活动几乎完全受限;骨关节炎患者到后期可能出现关节间隙狭窄,活动范围明显减小。
年龄因素:儿童关节活动受限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正常的生活学习活动,如髋关节关节炎的儿童可能出现跛行等活动受限表现,影响肢体的正常运动功能发展。老年人关节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上下楼梯等活动都会受到明显限制。
生活方式: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关节灵活性和活动范围本身较差,患关节炎后更容易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有过关节损伤且未进行及时、正确康复训练的人,关节活动受限恢复不佳的风险增加。
五、关节畸形
表现形式:某些类型的关节炎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如类风湿关节炎可导致手指关节呈梭形畸形、天鹅颈样畸形等;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后可能出现关节骨质破坏,导致关节畸形。
年龄因素:儿童期患某些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导致关节畸形,影响肢体外观和功能。老年人的关节畸形多是长期关节退变、炎症损伤等累积的结果,畸形一旦形成,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生活方式:长期不正确的关节使用姿势,如长期单手托腮等不良姿势,可能增加局部关节患关节炎后出现畸形的风险。有既往关节严重损伤且未正确治疗的人,关节畸形发生的可能性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