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腺性膀胱炎有膀胱刺激征、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表现,其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有关,不同年龄症状有差异,女性因生理结构等更易患病,长期憋尿、个人卫生不佳等生活方式及既往泌尿系统感染史等病史会影响症状及病情。
一、症状表现
(一)膀胱刺激征
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常出现明显的膀胱刺激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频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患者可能每隔1-2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就需排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尿急是指患者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常常来不及到达厕所就会排尿;尿痛则是在排尿过程中或排尿后,尿道或耻骨上区域感到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较为轻微,仅为尿道的灼热感,有的则较为剧烈,呈刺痛或刀割样痛。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敏感性增高,从而出现这些膀胱刺激症状。
(二)血尿
部分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会出现血尿症状,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红色,像洗肉水样;镜下血尿则需要通过尿液检查才能发现红细胞。血尿的出现是由于膀胱黏膜受到炎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引起血尿的原因除了炎症本身,还可能与膀胱黏膜的病变程度有关,病变较严重时,血尿可能更为明显。
(三)排尿困难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表现为排尿起始缓慢、尿线变细、射程变短等。这是因为膀胱内病变可能导致膀胱出口梗阻,或者炎症引起膀胱痉挛,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例如,腺性膀胱炎导致膀胱黏膜增生、肥厚,可能占据膀胱内空间,影响尿液的排出通道,从而引起排尿困难。
二、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关系
(一)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段女性患腺性膀胱炎的症状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年轻女性相对来说,机体抵抗力较强,炎症反应可能相对局限,膀胱刺激征等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不能忽视;而中老年女性由于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下降,炎症可能更容易扩散,血尿等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排尿困难等情况也可能相对更易出现。例如,老年女性可能因为同时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身体对炎症的反应和恢复,使得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病情相对复杂。
(二)性别因素
女性由于尿道短、宽且直,更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这也是女性相对男性更易患腺性膀胱炎的原因之一。而一旦患病,其症状表现与男性基本相似,但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局部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影响腺性膀胱炎的症状。例如,月经期间,女性会阴部卫生相对更难保持,容易导致细菌滋生,从而加重膀胱的炎症反应,使膀胱刺激征等症状加重;妊娠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膀胱,也可能影响尿液的排出,进而影响腺性膀胱炎的症状表现,可能使尿频、尿急等症状更为突出。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长期憋尿:女性如果有长期憋尿的不良生活习惯,会使膀胱内尿液潴留,尿液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长时间刺激膀胱黏膜,容易诱发腺性膀胱炎,且会加重已患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症状,导致膀胱刺激征等更加明显。
2.个人卫生不佳:不注意会阴部清洁,如不经常更换内裤、不及时清洗会阴部等,会使会阴部细菌滋生,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进而引发腺性膀胱炎,导致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
3.性生活不注意卫生:性生活时不注意卫生,细菌容易被带入尿道和膀胱,引起膀胱炎症,使腺性膀胱炎的症状出现或加重,例如性生活后可能会很快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征。
(四)病史因素
1.既往泌尿系统感染史:如果女性既往有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史,那么患腺性膀胱炎的概率相对较高,且在感染复发时,腺性膀胱炎的症状可能会更严重,因为泌尿系统长期处于感染状态,膀胱黏膜反复受到刺激,容易发展为腺性膀胱炎,并且症状表现可能比首次感染时更为复杂,如血尿出现的概率可能增加等。
2.膀胱结石、尿路梗阻等病史:有膀胱结石的女性,结石会反复摩擦膀胱黏膜,导致膀胱黏膜损伤,容易引发腺性膀胱炎;存在尿路梗阻的女性,尿液排出不畅,尿液潴留,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也容易诱发腺性膀胱炎,且在这些基础病史存在的情况下,腺性膀胱炎的症状可能会更顽固,治疗相对更加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