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潴留发病急骤,需紧急处理以恢复排尿功能,非药物治疗有导尿术(多数患者适用,操作要无菌、注意特殊人群)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不适合导尿或导尿失败时用,注意特殊人群);药物治疗有α受体阻滞剂(用于前列腺增生致尿潴留导尿后预防再发,注意特殊人群)等;病因治疗需针对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系统病变等分别采取相应治疗,也要考虑特殊人群情况。
一、急性尿潴留的定义与紧急处理原则
急性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发病急骤,患者会有强烈的排尿欲望但无法排尿,小腹胀痛明显。紧急处理时首先要缓解患者的痛苦,恢复排尿功能。
二、非药物治疗方法
1.导尿术
适应证: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简便的方法。对于大多数急性尿潴留患者均可采用导尿。
操作要点:一般选择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对于男性患者,导尿时需注意尿道的解剖结构,动作要轻柔。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患者进行导尿时,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操作更要轻柔谨慎,避免损伤尿道黏膜。老年患者由于尿道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化等情况,操作时需更加小心,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以提高导尿的成功率并减少损伤。
2.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适应证:当患者不适合行导尿术或导尿失败时可采用。例如尿道严重损伤、狭窄,或者患者情况不允许进行导尿操作时。
操作要点:在耻骨上膀胱区进行穿刺,将穿刺针插入膀胱,引出尿液。该操作相对导尿来说,创伤稍大,但能有效解决尿液引流问题。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患者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时,要准确把握穿刺部位和深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器官。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膀胱位置、周围组织等解剖结构的变化,操作前需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穿刺点,确保操作安全。
三、药物治疗
1.α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制:通过阻断膀胱颈和前列腺腺体内的α受体,松弛平滑肌,从而缓解排尿困难。例如坦索罗辛等药物。
适用情况:对于因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急性尿潴留,在导尿后可考虑使用α受体阻滞剂,以预防再次发生尿潴留。
特殊人群考虑:老年男性患者使用α受体阻滞剂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儿童患者一般不使用此类药物,因为儿童前列腺尚未发育完全,使用该类药物可能没有针对性且可能带来未知的不良反应。
2.M受体拮抗剂:一般较少用于急性尿潴留的治疗,主要用于下尿路症状的治疗,在急性尿潴留时不是常规的首选药物。
四、病因治疗
1.前列腺增生相关治疗
对于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急性尿潴留:在急性症状缓解后,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症状严重程度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非那雄胺等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α受体阻滞剂)、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
特殊人群考虑: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需充分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因为手术有一定风险。儿童前列腺增生极为罕见,若出现相关情况需进行特殊的病因排查和个体化治疗。
2.尿道狭窄相关治疗
对于尿道狭窄导致的急性尿潴留:需要根据尿道狭窄的程度、部位等选择治疗方法。轻度尿道狭窄可通过尿道扩张术进行治疗;严重的尿道狭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尿道端端吻合术等。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尿道狭窄可能与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等有关,治疗时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对尿道损伤小、有利于尿道正常发育的治疗方法。成年患者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神经系统病变相关治疗
对于神经系统病变(如脊髓损伤、脑卒中后遗症等)导致的急性尿潴留:需要针对神经系统病变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结合尿潴留的情况进行处理。例如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可进行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如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等)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根据尿潴留情况选择合适的排尿管理方法,如间歇导尿等。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神经系统病变相对较少见,若出现需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综合治疗。老年患者神经系统病变相对较多,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合并症的处理,以及康复训练的耐受性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