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是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有多种类型且表现、机制各异,其引起原因包括年龄(老年人关节软骨退变等,儿童青少年可能因先天发育异常等)、性别(如类风湿关节炎女性高发,痛风性关节炎男性多发)、生活方式(运动不当、职业因素、饮食不当等)、疾病(自身免疫病、感染、代谢病等)、遗传(部分关节炎具遗传易感性)。
关节炎的引起原因
年龄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会逐渐发生退变、磨损。比如膝关节,长期的负重、运动等会加速软骨的损耗,同时骨骼的代谢也会发生变化,骨质增生等情况容易出现,从而引发骨关节炎等。老年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也会减弱,对关节的保护作用下降,增加了关节受损患关节炎的风险。
儿童青少年:一些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可能与自身免疫调节不完善等有关,当然相对老年人来说,因年龄导致的关节退变因素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因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等原因引发关节炎。
性别因素
女性:在某些关节炎类型中,如类风湿关节炎,女性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例如雌激素等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影响免疫系统,使得女性更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的关节炎症反应。在更年期后,女性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关节相关的骨质流失等情况可能会加剧,增加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男性:男性也会患关节炎,如痛风性关节炎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有关,男性往往更容易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大量饮酒、食用过多海鲜、动物内脏等,从而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部位引发痛风性关节炎。
生活方式因素
运动相关:过度运动或运动方式不当可能导致关节损伤进而引发关节炎。例如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跑步、登山等运动,会使关节软骨受到过多的冲击和磨损,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运动时的姿势不正确,如跑步时膝盖内扣等,会导致关节受力不均,增加局部关节的损伤风险,长期积累可能引发关节炎。而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的稳定性下降,也容易在突然运动或受到轻微外力时发生关节损伤,增加患关节炎的可能性。
职业因素:某些职业需要长期重复特定的关节动作或承受较大的关节压力。比如纺织工人长期需要反复屈伸手指关节,容易引发手指的关节炎;重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搬运重物等工作,腰部、膝关节等关节长期承受较大负荷,容易导致关节退变、损伤,引发相应部位的关节炎。
饮食因素:高嘌呤饮食是引发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因素,如前面提到的大量摄入海鲜、动物内脏、饮酒等,会使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障碍,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急性或慢性的关节炎症。长期摄入高盐饮食可能会影响关节周围组织的代谢等,增加关节炎的发病风险;而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缺乏维生素D等,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导致骨骼健康受到影响,增加骨关节炎等的发病几率。
疾病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类风湿关节炎就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滑膜等组织,导致滑膜炎症、增生,进而侵蚀关节软骨和骨质,引起关节的疼痛、肿胀、畸形等一系列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关节,引发关节炎相关表现。
感染因素:某些感染可以引发关节炎。例如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关节后,可导致化脓性关节炎,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感染后,可能引发自身免疫反应,间接导致关节炎症;支原体感染等也可能与某些关节炎的发生有关。
代谢性疾病:除了痛风性关节炎与尿酸代谢异常有关外,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微血管病变等,影响关节周围的血液供应和营养代谢,增加关节退变、发生关节炎的风险;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能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导致关节周围组织的黏液性水肿等,引发关节疼痛等关节炎相关表现。
遗传因素
某些类型的关节炎具有遗传易感性。例如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那么家族成员患该病的风险会相对增加。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关节结构等相关基因,使得个体更容易发生关节炎相关的病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