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相关患者需从一般护理(考虑年龄因素的休息体位、不同年龄段病情观察及基础病史关注)、口腔护理(不同人群清洁方法及特殊人群假牙处理)、饮食护理(饮食选择及摄入量保证)、发热护理(不同人群降温措施及特殊人群生命体征观察)、心理护理(不同人群心理安抚及良好心态对康复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一、一般护理
(一)休息与体位
1.年龄因素:对于儿童患者,需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来促进身体恢复。一般建议患儿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这样有利于唾液的引流,减轻腮腺肿胀部位的压力,缓解疼痛。对于成年患者,同样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休息时可适当抬高头部,促进局部血液回流。
2.生活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的休养环境,利于身体恢复。
(二)病情观察
1.年龄差异:不同年龄段患者病情观察重点略有不同。儿童患者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化脓性腮腺炎可能引起发热,且体温变化可能较迅速。同时观察腮腺肿胀的范围、程度以及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呕吐等。成年患者除了观察体温、腮腺情况外,还要关注全身症状,如精神状态、食欲等。通过定期测量体温(每4-6小时测量一次,儿童可适当增加测量频率)、观察腮腺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病史相关:如果患者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要格外注意血糖情况,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感染的控制,需监测血糖变化。
二、口腔护理
1.清洁方法:
年龄较小患儿可使用生理盐水棉球轻柔擦拭口腔,每日3-4次。因为儿童口腔黏膜娇嫩,操作时要特别轻柔,避免损伤黏膜。成年患者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每日3-5次,含漱时让液体在口腔内充分与牙齿、牙龈、口腔黏膜接触,每次含漱1-2分钟,起到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滋生的作用。
生活方式方面,提醒患者及家属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
2.特殊人群:对于佩戴假牙的患者,要取下假牙进行口腔清洁,防止假牙上残留细菌加重感染。
三、饮食护理
1.饮食选择: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都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流食或半流食,像小米粥、蔬菜汤、鸡蛋羹等。避免食用酸性、辛辣、刺激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会刺激唾液分泌,加重腮腺肿胀和疼痛。例如,柑橘类水果、辣椒等应避免食用。
年龄较小患儿的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成年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身体有足够能量来对抗感染。
2.摄入量:保证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要足够,促进尿液排出,有助于毒素的排泄。对于儿童患者,要鼓励其多饮水,可少量多次饮用。
四、发热护理
1.降温措施:
当患者发热时,对于儿童患者,体温<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额头贴退热贴,每4-6小时更换一次;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10-15分钟,注意保暖,避免患儿着凉。体温≥38.5℃且无禁忌证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贴等物理降温辅助,但儿童应优先选择非药物降温方式,如上述物理降温方法。成年患者体温<38.5℃时也可先采用物理降温,体温≥38.5℃可遵医嘱使用合适的退热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选择要考虑成年患者的身体状况,避免不良反应。
生活方式上,告知患者发热时要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
2.特殊人群:对于年老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发热护理时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等,因为这类患者发热时可能更容易出现病情变化,如出现精神萎靡、血压下降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五、心理护理
1.不同人群:儿童患者可能会因为腮腺肿胀、疼痛等不适而哭闹、烦躁,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安抚和陪伴。医护人员要以温和的态度与患儿沟通,通过讲故事、玩简单游戏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其不适和焦虑情绪。成年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影响生活、工作而产生焦虑、担忧等情绪,医护人员要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患者了解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生活方式影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恢复,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家属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