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常见症状如发热、干咳、乏力,还有其他系统相关症状包括呼吸道(咽痛、鼻塞流涕)、消化道(恶心呕吐腹泻)、眼部(眼痛眼红流泪等)表现,重症表现有呼吸困难或气促、低氧血症、休克以及其他器官功能损伤相关表现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等。
一、常见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入侵的应激反应。一般来说,部分患者为低热,体温在37.3-38℃左右,也有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甚至更高。不同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儿童患者发热程度可能相对成人更为多样,部分儿童可能以低热为主,但也有突发高热的情况。
2.干咳:是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由于病毒侵袭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引发咳嗽反射,且多为无痰或痰量极少的干咳。对于有基础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干咳症状可能会加重,因为其呼吸道本身处于相对敏感和炎症状态,病毒感染会进一步刺激。
3.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会消耗机体能量,同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从而使患者出现疲倦、乏力的感觉。老年人由于本身身体机能衰退,感染后乏力症状可能会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二、其他系统相关症状
1.呼吸道相关症状
咽痛:病毒感染可引起咽部黏膜炎症,导致咽痛,患者可感觉咽部有疼痛、灼热等不适感。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咽痛症状可能会更严重,因为吸烟会损伤咽部黏膜,使咽部黏膜处于相对脆弱状态,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后的炎症刺激。
鼻塞、流涕:部分患者会出现类似普通感冒的鼻塞、流涕症状,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鼻腔黏膜炎症,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从而出现鼻塞、流涕表现。儿童患者在出现鼻塞、流涕时,可能会因为鼻腔不通畅而影响呼吸和进食,需要家长特别关注,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通畅。
2.消化道相关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少数患者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是因为病毒可能影响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对于患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消化道症状时,需要更加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胃肠道负担。例如腹泻患者需要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眼部症状
眼痛、眼红、流泪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部症状,如眼痛、眼红、流泪、怕光等。这可能是病毒累及眼部结膜等组织引起炎症反应所致。对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眼部症状时,更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过度用眼加重眼部不适。
三、重症表现
1.呼吸困难或气促:严重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表现为气促,这是因为肺部受到病毒较严重的侵袭,导致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老年人以及有慢性肺部疾病(如肺气肿、肺纤维化等)的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需要密切监测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低氧血症: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可发现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即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严重时可导致机体各组织器官缺氧,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低氧血症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等,所以这类患者感染后要更加警惕低氧血症的发生。
3.休克:极少数患者可能进展为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湿冷等。这是由于全身炎症反应过重,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等多种因素引起,是病情非常危重的表现,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处理。
4.其他器官功能损伤相关表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时可引发ARDS,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等,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双肺弥漫性浸润影等典型表现。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若发展为ARDS,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救治。
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凝血时间延长、血栓形成倾向增加等,可能会导致相应器官的栓塞等并发症,影响器官功能。例如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时可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