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对膝关节疼痛是否有损伤分情况,合理快走能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软骨营养供应、改善灵活性,不合理快走会因强度过大致过度磨损、姿势不正确致受力不均衡而损伤膝关节,有膝关节疼痛者快走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制定合适计划,达缓解改善目的并避损伤。
一、合理快走对膝关节的益处
1.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快走时,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会参与收缩和舒张。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适度快走锻炼的人群,其股四头肌的力量会有所增强。股四头肌力量的增强能够更好地稳定膝关节,在行走过程中分担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膝关节疼痛相关问题(如果膝关节疼痛是由于肌肉力量不足导致关节稳定性差引起的)。例如,对于一些因膝关节软骨轻度磨损,而肌肉力量相对较弱的中老年人,适度快走有助于改善膝关节的状况。
从年龄因素来看,对于年轻人,良好的肌肉力量基础能为膝关节提供更有力的保护;对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力量逐渐下降,适度快走锻炼肌肉可以预防因肌肉力量减弱引发的膝关节疼痛等问题。
2.促进膝关节软骨营养供应
膝关节软骨的营养供应主要依赖于关节活动时的挤压和放松。快走时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可以促进关节液对软骨的营养输送。关节液能为软骨提供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适度的关节活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液的正常循环。有研究发现,经常进行快走等适度关节活动的人群,膝关节软骨的代谢相对更良好。比如,对于一些早期出现膝关节轻微退变,但还未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人群,适度快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膝关节退变的进程,减轻疼痛。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膝关节软骨的营养供应,而快走这种运动方式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对于有膝关节疼痛但疼痛较轻的人群,适度快走是一种改善膝关节软骨营养供应的有效方式。
3.改善膝关节的灵活性
快走需要膝关节有良好的灵活性来配合步伐。通过长期快走锻炼,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会逐渐增加,灵活性得到改善。当膝关节灵活性提高后,在行走过程中能更顺畅地完成屈伸等动作,减少因关节活动不畅导致的膝关节异常受力和疼痛。例如,一些膝关节因创伤后恢复过程中出现活动受限,进而引发疼痛的患者,在康复阶段适度进行快走锻炼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灵活性,减轻疼痛。
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过膝关节轻度损伤后的康复阶段,适度快走对恢复膝关节灵活性有帮助;对于一些本身膝关节灵活性较差的人群,如长期缺乏运动者,快走可以作为提高膝关节灵活性的锻炼方式,从而缓解可能因灵活性差带来的膝关节疼痛。
二、不合理快走对膝关节的损伤
1.运动强度过大导致膝关节过度磨损
如果快走的强度过大,如速度过快、行走距离过长等,会使膝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结构承受过大的压力和摩擦。例如,对于体重较大的人群,如果快走强度过大,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会显著增加,超过膝关节软骨和半月板的承受范围,容易导致软骨磨损加重、半月板损伤等问题,进而引发膝关节疼痛。有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较高的人群,在高强度快走时膝关节损伤的风险明显增加。
年龄因素也有影响,老年人膝关节的软骨、半月板等结构本身就处于相对退变的状态,若快走强度过大,更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生活方式上,原本缺乏运动突然进行高强度快走的人群,膝关节也容易受到损伤。
2.姿势不正确引起膝关节受力不均衡
快走时姿势不正确,如走路时膝盖内扣、脚尖着地方式不对等,会导致膝关节受力不均衡。例如,走路时膝盖内扣会使膝关节内侧间室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外侧间室承受压力过小,长期如此会造成膝关节内侧软骨磨损等问题,引发膝关节疼痛。一些平时姿势就不太正确的人,在快走时如果不注意调整姿势,更容易出现膝关节受力不均衡的情况。
对于有膝关节既往损伤病史的人群,不正确的快走姿势会加重原有损伤部位的负担,导致疼痛复发或加重。比如曾有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病史的人,快走时姿势不正确可能会使外侧副韧带再次受到异常应力,引起疼痛。
总之,快走本身不一定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关键在于快走的方式是否合理,包括运动强度是否适宜、姿势是否正确等。对于有膝关节疼痛的人群,在进行快走锻炼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运动康复师,根据自身膝关节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快走计划,以达到缓解或改善膝关节疼痛的目的,同时避免因不合理快走对膝关节造成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