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涉及多系统,神经系统表现有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抽搐等,可通过脑脊液检查辅助判断;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呼吸困难、发绀、咳嗽等,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评估肺部病变;循环系统表现有外周循环不良、心率异常、血压下降等,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可判断心肌受累;还可有血糖异常、外周血象改变等,需密切观察各项表现结合检查综合判断病情,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家长需高度警惕重症表现及时就医。
一、神经系统表现
1.症状表现
患儿可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症状。例如,部分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会突然出现精神萎靡,对周围环境反应差,持续嗜睡状态,难以唤醒。严重者可出现抽搐,表现为肢体不自主的强烈抽动,可为全身性抽搐,也可为局部肢体抽搐。还可能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等。这是因为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影响神经功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对于儿童来说,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感染肠道病毒等引发手足口病时,更易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相对更易发生神经系统严重症状,因为其血-脑屏障功能相对较弱,病毒更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2.相关检查及意义
可通过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若发现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轻度增多等异常改变,有助于判断神经系统受累情况。脑脊液检查对于明确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脑脊液中的细胞成分、蛋白含量等指标,可以辅助诊断重症手足口病的神经系统受累情况。
二、呼吸系统表现
1.症状表现
患儿可出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节律改变等。例如,呼吸频率明显增快,超过正常同龄儿童的呼吸频率范围,正常学龄前儿童呼吸频率约为20-25次/分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可能超过30次/分钟。严重时可出现发绀,即口唇、甲床等部位呈现青紫色,这是由于呼吸功能障碍导致缺氧。还可能出现咳嗽、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等症状。呼吸系统受累是因为病毒可能累及肺部,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导致呼吸功能异常。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呼吸系统表现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同,年龄越小,呼吸系统代偿能力相对越差,一旦出现重症手足口病的呼吸系统症状,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
2.相关检查及意义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有片状阴影等改变,有助于评估肺部病变情况。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肺部是否存在炎症、渗出等病变,对于判断呼吸系统受累的程度和范围有重要价值,比如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肺炎、肺水肿等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三、循环系统表现
1.症状表现
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等外周循环不良的表现。还可能出现心率增快或减慢,正常儿童心率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范围,婴儿心率约为110-130次/分钟,幼儿约为100-12次/分钟,如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现心率明显超出正常范围且持续异常,可能提示循环系统受累严重。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循环系统受累是因为病毒可能影响心肌及心血管功能调节,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以及外周血管收缩舒张功能紊乱等。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本身存在基础心脏疾病等情况,在感染手足口病时,更易出现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但一般儿童基础心脏疾病相对较少见,主要还是病毒直接或间接损伤心肌等引起循环系统异常。
2.相关检查及意义
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肌损伤的相关改变,如ST-T改变、心律失常等;心肌酶谱检查可发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升高,有助于判断心肌受累情况。通过心电图可以观察心脏电活动情况,心肌酶谱检查则可以从生化角度反映心肌是否受到损伤,这些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循环系统受累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作用。
四其他表现
1.血糖异常部分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可出现血糖升高,这可能与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调节紊乱等有关。
2.外周血象改变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降低,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能升高,这些改变有助于辅助判断病情炎症反应程度等情况。
总之,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涉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不同系统的表现相互关联,对于疑似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需要密切观察各项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检查综合判断病情,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婴幼儿来说,如果出现手足口病相关症状,家长要高度警惕重症表现的发生,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