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鉴别血吸虫病的疾病及不同人群鉴别注意事项,日本血吸虫病与其他血吸虫病在感染途径、病变特点等有别,与其他肠道寄生虫病、肝脏疾病也可通过病原体、临床表现等鉴别;儿童人群临床表现不典型,需结合流行病学史等辅助鉴别;老年人群常合并基础疾病,表现不典型,需全面评估鉴别;女性人群特殊生理时期表现不同,鉴别时要考虑特殊时期影响及对胎儿婴儿影响。
一、与血吸虫病需鉴别的疾病及鉴别要点
(一)日本血吸虫病与其他血吸虫病的鉴别
1.埃及血吸虫病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接触含有埃及血吸虫尾蚴的水源而感染,多见于非洲、中东等地区。
病变特点:主要病变在泌尿系统,以膀胱及盆腔器官病变为主,表现为血尿、膀胱刺激症状等,粪便中不易查到虫卵,需通过尿液检查发现虫卵或孵化出毛蚴来诊断。
2.曼氏血吸虫病
感染途径:经皮肤接触含有曼氏血吸虫尾蚴的水体感染,流行于非洲、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
病变特点:肠道病变较为明显,可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肝脏病变相对日本血吸虫病有其特点,粪便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等可辅助鉴别。
(二)与其他肠道寄生虫病的鉴别
1.阿米巴痢疾
病原体: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引起。
临床表现:起病相对较缓,腹痛较轻,腹泻次数相对较少,粪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有特殊腥臭味,镜检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血清学检查阿米巴抗体可为阳性,而血吸虫病患者粪便孵化毛蚴试验等有其特异性改变。
2.细菌性痢疾
病原体:由痢疾杆菌引起。
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常有高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粪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和巨噬细胞,粪便培养可分离出痢疾杆菌,与血吸虫病的肠道病变通过病原学及血清学等检查可鉴别。
(三)与其他肝脏疾病的鉴别
1.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
病原体:甲型肝炎病毒。
特点:有甲型肝炎接触史,起病常较急,常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表现,血清学检查甲肝抗体IgM阳性可确诊,与血吸虫病导致的肝脏病变可通过病史、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鉴别。
乙型病毒性肝炎
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
特点:有乙肝接触史或感染史,可表现为乏力、纳差、黄疸等,血清学检查乙肝两对半等有特异性改变,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等,与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脏病变通过相关病原学及影像学等检查鉴别。
丙型病毒性肝炎
病原体:丙型肝炎病毒。
特点:多有输血、血制品接触史等,症状相对隐匿,血清学检查丙肝抗体阳性及丙肝病毒RNA阳性可确诊,可通过相关检查与血吸虫病性肝损害鉴别。
2.肝吸虫病
感染途径:进食未煮熟的含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
病变特点:肝脏病变以左叶明显,可出现肝肿大等表现,粪便检查可找到肝吸虫卵,血清学检查肝吸虫抗体阳性等可辅助鉴别,与血吸虫病通过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等特点鉴别。
二、不同人群血吸虫病鉴别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1.特点: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如肠道症状可能相对较轻,肝脏肿大等体征可能不如成人明显。
2.鉴别要点:需详细询问接触疫水史等流行病学史,除了常规的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外,可能需要更密切观察体征变化,因为儿童对疾病的反应与成人不同,要注意结合影像学检查如B超等辅助鉴别,同时要避免过度使用可能对儿童有影响的检查方法,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检查手段。
(二)老年人群
1.特点: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可能被基础疾病掩盖,如可能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可能不典型。
2.鉴别要点:详细询问病史时要特别关注既往接触疫水情况等血吸虫病相关病史,进行检查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的特点,血清学检查要注意可能存在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结合全面的身体检查及多系统的评估来鉴别,同时要考虑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在鉴别过程中选择对老年人身体负担小的检查方式。
(三)女性人群
1.特点: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妊娠期、哺乳期等感染血吸虫病时,临床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且要考虑到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
2.鉴别要点:询问病史时要关注女性的生理周期、妊娠及哺乳情况,在进行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时要考虑到特殊生理时期对检查结果的影响,鉴别过程中要权衡检查和治疗对女性特殊生理阶段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小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如非药物干预为主时要充分考虑女性特殊时期的身体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