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症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等,直肠指检前列腺体积增大等,血清PSA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尿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合并感染时异常),超声检查前列腺体积增大等;前列腺炎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急性起病有高热等全身及局部症状,慢性症状多样,直肠指检急性时前列腺柔软灼热压痛明显、慢性时前列腺可正常等,急性前列腺炎时PSA明显升高、慢性时轻度升高,急性前列腺炎时尿常规有较多白细胞等、慢性时可正常或少量白细胞等,急性前列腺炎超声检查前列腺弥漫性增大等、慢性时前列腺大小等异常且回声不均匀,可通过多方面鉴别两者并据情况制定诊疗方案,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一、临床表现差异
前列腺增生症: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主要症状为进行性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等待、尿线变细、射程变短、尿后滴沥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潴留。部分患者可因合并感染、结石等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但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年龄是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生活方式中久坐、酗酒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前列腺炎: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前列腺炎起病急,表现为高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及耻骨上疼痛等全身和局部症状;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多样,主要有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会阴、下腹等部位坠胀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性功能障碍(如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精神神经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发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如长期久坐、频繁手淫、不洁性生活等,病史方面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二、直肠指检表现
前列腺增生症: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体积增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中央沟变浅或消失,质地均匀。
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明显增大,质地柔软、灼热,压痛明显;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可正常、增大或缩小,质地不均匀,可有结节,压痛等表现。年龄对直肠指检结果有一定影响,不同年龄段前列腺的生理状态不同,会影响指检时的触感判断。生活方式中久坐等可能导致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影响直肠指检时的表现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差异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前列腺增生症:血清PSA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当合并炎症时也可能轻度升高,但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多正常。年龄相关,老年男性本身PSA基础值可能稍高,生活方式不影响PSA本身水平,但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前列腺状态间接影响PSA值。
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时PSA可明显升高,慢性前列腺炎时PSA一般轻度升高,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也多正常。病史中既往前列腺炎发作史等可能影响本次检查的PSA结果判断。
尿常规:
前列腺增生症:一般无明显异常,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红细胞等增多。年龄大的患者可能因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更易合并感染出现尿常规异常。
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时尿常规可见较多白细胞、红细胞;慢性前列腺炎时尿常规可正常或有少量白细胞等。生活方式中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可能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导致尿常规异常。
前列腺液检查:
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液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
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涂片可见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增多(>10个/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减少。病史中前列腺炎的反复发作史等会影响前列腺液的检查结果。
四、超声检查差异
前列腺增生症:超声检查可见前列腺体积增大,形态改变,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不同年龄前列腺超声表现有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结构可能发生变化,生活方式中久坐等可能导致前列腺局部血流情况改变,影响超声下的回声表现。
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超声检查可见前列腺弥漫性增大,回声不均匀;慢性前列腺炎超声检查可表现为前列腺大小正常或稍大、稍小,回声不均匀,可有钙化灶等。年龄对超声下前列腺的形态、回声等有影响,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如久坐等可能引起前列腺局部血流及组织学改变,从而在超声检查中体现出来。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鉴别,可对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炎进行较为准确的鉴别诊断,在临床实践中需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以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需特别关注其心脑血管等合并症情况,而中青年前列腺炎患者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