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相关的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神经功能缺损的癫痫发作、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视力视野障碍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垂体瘤及其他内分泌异常表现;还有精神症状的性格改变和认知障碍。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头痛:是脑肿瘤常见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程度可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一般在清晨时较为明显,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脑膜、血管及神经等结构引起。不同年龄段人群头痛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因不会准确表达头痛,而表现为烦躁不安、抓头、哭闹等;成年人则能较清晰描述头痛的部位、性质等。
呕吐:通常为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是因为肿瘤导致颅内压升高,刺激延髓的呕吐中枢所致。对于婴幼儿脑肿瘤患者,呕吐可能是首发症状,易被家长忽视,需引起重视。
视神经乳头水肿: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等,长期的视神经乳头水肿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在儿童和青少年脑肿瘤患者中也较为常见,若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
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癫痫发作:部分脑肿瘤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可表现为全身性抽搐或局限性抽搐。肿瘤刺激大脑皮层导致异常放电是引起癫痫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阶段癫痫发作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癫痫发作可能更具多样性,而成年人相对较典型。例如儿童可能出现失神发作等不典型表现,成年人多为大发作等。
肢体运动障碍:如果肿瘤位于大脑运动区附近,会导致对侧肢体肌力减退、运动不灵活,严重时可出现偏瘫。对于有脑肿瘤的患者,随着肿瘤的生长,压迫运动相关神经通路,会逐渐出现肢体运动功能的异常。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卧床的脑肿瘤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减少,还可能加重肢体运动障碍,甚至引发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脑血管疾病史,脑肿瘤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可能会与原有疾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感觉障碍:肿瘤若累及感觉传导通路,可引起对侧肢体感觉减退、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例如患者可能感觉患侧肢体触摸时感觉不灵敏,对温度、痛觉的感知出现异常等。不同性别患者在感觉障碍的感受和表达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患者可能更关注自身身体细微的感觉变化,而男性相对可能较迟钝一些。
语言功能障碍:若肿瘤位于大脑语言中枢区域,会导致患者出现语言表达困难(运动性失语)或理解语言困难(感觉性失语)等语言功能障碍。对于有脑肿瘤的患者,尤其是成年人,语言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其社交和日常生活交流,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三、视力视野障碍
视力下降:脑肿瘤引起视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肿瘤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等结构,导致视神经萎缩或传导障碍。儿童脑肿瘤患者视力下降可能会被家长误认为是近视等眼部问题而延误诊断,所以对于儿童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需要考虑脑肿瘤的可能。
视野缺损:常见的视野缺损类型有双颞侧偏盲等,这是由于肿瘤压迫视交叉所致。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压迫视交叉时,会影响视觉纤维的传导,从而出现相应的视野异常,患者可能会发现看东西的范围变小了等情况。
四、内分泌功能紊乱症状
垂体瘤相关内分泌紊乱:如果是垂体瘤引起的脑肿瘤,不同类型的垂体瘤会导致不同的内分泌紊乱表现。例如泌乳素瘤可导致女性患者月经紊乱、泌乳,男性患者出现性功能减退等;生长激素瘤在儿童期可引起巨人症,成人期可导致肢端肥大症等。对于儿童垂体瘤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
其他内分泌异常:某些脑肿瘤还可能影响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等,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变化、乏力、血压异常等一系列表现。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具体表现会因肿瘤累及的内分泌轴不同而有所差异。
五、精神症状
性格改变:部分脑肿瘤患者会出现性格的明显改变,如原本性格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或者原本性格温和的人变得暴躁易怒等。这是因为肿瘤影响了大脑的情绪调节等相关区域。对于老年人脑肿瘤患者,性格改变可能容易被家属误认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而忽略了脑肿瘤的可能。
认知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下降等认知方面的问题。随着脑肿瘤病情的进展,认知障碍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等。例如患者可能记不住刚发生的事情,难以完成原本熟悉的工作任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