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有不同症状表现,包括疼痛(程度、人群影响等有差异)、肿胀(范围、人群影响等不同)、活动受限(如屈肌腱腱鞘炎致手指屈伸困难等);体征检查可见压痛、弹响或摩擦感、腱鞘肥厚等;辅助检查有超声可显示腱鞘情况、MRI能详细显示周围组织情况,怀疑患腱鞘炎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准确判断。
一、症状表现
1.疼痛
不同类型腱鞘炎疼痛表现有差异。例如屈肌腱腱鞘炎,患者常感到手指或手腕部位疼痛,晨起或劳累后疼痛可能加重,活动后部分患者疼痛可有所缓解,但过度活动又会使疼痛加剧。在年龄方面,儿童若患腱鞘炎,多因先天性因素或过度使用手指(如长时间玩电子设备等)引起,疼痛可能影响其日常手部活动;女性由于手部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从事手工劳作、家务劳动较多的女性,患腱鞘炎的几率相对较高,疼痛也更易影响生活。
疼痛的程度可从轻微的酸胀不适到较为剧烈的刺痛、胀痛不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腱鞘炎引起的疼痛可能会与基础病的疼痛相互影响,使疼痛表现更复杂。
2.肿胀
患腱鞘炎的部位可能出现肿胀,以手腕部屈肌腱腱鞘炎为例,患侧手腕掌侧可触及硬结,局部肿胀明显,皮肤可能无明显发红,但能感觉到组织增厚。儿童患腱鞘炎时,肿胀可能相对较难发现,需仔细观察手部外观;女性患者若在孕期或哺乳期,由于身体激素变化等因素,肿胀可能会有不同表现,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肿胀的范围大小不一,有的仅局限于某一关节周围,有的可能蔓延至相邻部位。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和血液循环等因素影响,肿胀可能恢复较慢,且需要更谨慎地处理。
3.活动受限
屈肌腱腱鞘炎可导致手指屈伸困难,比如手指难以正常弯曲或伸直,像弹响指就是屈肌腱腱鞘炎的典型表现,手指屈伸时会出现弹响,严重时手指可能会卡在屈曲或伸直状态,无法自由活动。对于老年人,随着关节退变等因素,腱鞘炎引起的活动受限可能会加重其日常生活的不便,如穿衣、拿东西等动作都会受到影响;儿童若活动受限,会影响其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如握笔、抓玩具等;有长期伏案工作病史的人群,手腕部腱鞘炎可导致手腕活动受限,影响工作时的手部操作。
二、体征检查
1.压痛
医生检查时可发现腱鞘炎部位有明显压痛。以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为例,在桡骨茎突处有明显压痛,患者往往能准确指出疼痛位置。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人群,压痛的敏感程度可能不同。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需要通过观察其手部活动时的反应来辅助判断压痛情况;女性患者若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压痛可能会有一定变化;有痛风病史的患者,腱鞘炎部位的压痛可能与痛风发作时的表现混淆,需要进一步鉴别。
2.弹响或摩擦感
屈肌腱腱鞘炎患者在屈伸手指时,可感觉到弹响或摩擦感。例如弹响指患者,手指屈伸时能听到弹响,这是由于增厚的肌腱通过狭窄的腱鞘时产生的摩擦和弹动所致。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关节退变,这种弹响或摩擦感可能会更明显;儿童患腱鞘炎出现弹响时,需要考虑先天性因素的可能;有手部外伤病史的患者,弹响或摩擦感可能与外伤后组织粘连等情况有关,需要仔细区分。
3.腱鞘肥厚
通过触诊可以发现腱鞘炎部位的腱鞘有肥厚现象。在手腕部屈肌腱腱鞘炎时,用手触摸可感觉到腱鞘增厚,质地较硬。不同年龄人群,腱鞘肥厚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的腱鞘相对较柔软,肥厚表现可能不典型;女性患者若有激素水平变化,腱鞘肥厚的情况可能与非孕期有所不同;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的患者,腱鞘肥厚可能与炎症累及有关,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诊断。
三、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腱鞘的情况,能看到腱鞘是否增厚、肌腱是否有水肿等。在超声下,腱鞘炎患者可见腱鞘增厚,厚度超过正常范围,肌腱周围可能有液性暗区提示有积液。对于儿童患者,超声检查相对安全,无辐射,可较好地观察手部腱鞘及肌腱情况;女性患者若担心辐射问题,超声检查是较好的选择;有金属植入物病史的患者,超声检查不受影响,可正常进行。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能更详细地显示腱鞘炎周围组织的情况,包括肌腱、腱鞘、周围神经等结构。可以明确腱鞘炎是单纯的腱鞘炎症还是合并有肌腱损伤等情况。在年龄方面,儿童进行MRI检查时需要注意镇静等问题;女性患者若处于孕期,MRI检查需要谨慎评估,权衡利弊;有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使用造影剂进行MRI检查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造成肾损害加重。
如果怀疑自己有腱鞘炎,出现上述症状表现、体征异常或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时,应及时就医,通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来准确判断是否患有腱鞘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