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湿疹有多种皮肤症状表现,包括红斑、丘疹、水疱、渗出、肥厚、苔藓样变等,常伴不同程度瘙痒,好发于手部、面部、四肢、躯干等部位,不同类型湿疹表现不同,特殊人群湿疹也有各自特点,如老年人、儿童期转化为成人的患者、女性、特殊职业人群等。
丘疹:湿疹患者皮肤会出现丘疹,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隆起性皮损。丘疹可密集分布,也可散在存在。例如在肘部、膝关节等部位,可能会看到许多小的丘疹聚集。丘疹的出现是由于皮肤炎症刺激,表皮细胞增生等多种因素导致。
水疱:部分成人湿疹患者会出现水疱,水疱大小不一,内含清亮或浑浊的液体。水疱可因搔抓等刺激而破裂,破裂后会出现糜烂、渗出等表现。例如手部湿疹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较多水疱,水疱的形成与皮肤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有关,炎症导致表皮内液体聚集形成水疱。
渗出:急性湿疹阶段常伴有渗出表现,皮肤可出现液体渗出,尤其是水疱破裂后。渗出物可表现为清亮的液体,若合并感染则可能变为浑浊的脓性渗出。渗出会使皮肤表面潮湿,容易引起细菌滋生等问题,加重皮肤炎症反应。
肥厚:慢性湿疹患者皮肤可出现肥厚,表现为皮肤纹理增粗、增厚,皮肤硬度增加。这是由于慢性炎症刺激,皮肤表皮和真皮层细胞增殖、纤维组织增生等原因导致,肥厚的皮肤往往伴有瘙痒等症状,且较难恢复。
苔藓样变:慢性湿疹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苔藓样变,皮肤增厚,皮纹加深,表面粗糙,形似苔藓。好发于肘部、颈部、腰骶部等部位,患者自觉瘙痒剧烈,苔藓样变的形成是长期搔抓、摩擦等刺激以及慢性炎症反复作用的结果。
瘙痒情况
成人湿疹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瘙痒程度可轻可重。轻度瘙痒可能只是偶尔感觉皮肤有轻微不适,不影响日常生活;而重度瘙痒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工作和生活质量,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皮肤,从而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形成搔抓-瘙痒-加重的恶性循环。瘙痒的发生机制与湿疹炎症过程中释放的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有关,例如组胺等炎症介质会作用于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感觉。
好发部位及分布特点
手部:手部是成人湿疹常见的好发部位之一。由于手部经常接触各种外界物质,如清洁剂、化学品、金属等,容易受到刺激而引发湿疹。湿疹在手部位的表现多样,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等,患者双手均可发病,且左右对称分布的情况较为常见,但也有不对称发病的可能。
面部:面部也是湿疹的好发部位,尤其是眼睑、cheeks(脸颊)等部位。面部湿疹可能与接触化妆品、日光照射、花粉等过敏原有关。患者面部出现红斑、丘疹等皮损,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外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四肢:四肢,如肘部、膝关节等部位是湿疹的好发区域。在肘部,湿疹常表现为对称性的红斑、丘疹,慢性期可出现肥厚、苔藓样变;膝关节部位的湿疹同样可能有红斑、瘙痒等表现,且由于关节活动等因素,皮肤损伤可能更容易加重。
躯干:躯干也可发生湿疹,一般为对称性分布,表现为红斑、丘疹等,其发生可能与内在因素如过敏体质、内分泌失调等有关,也可能与外在的衣物摩擦等刺激有关。
不同类型湿疹的特殊表现
急性湿疹:发病较急,皮损多形性,以红斑、丘疹、水疱、渗出为主,瘙痒剧烈。好发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者可弥漫全身。
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迁延而来,炎症减轻,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量的丘疱疹及糜烂,瘙痒仍较明显。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变而来,表现为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自觉瘙痒剧烈。常发生在手足、小腿、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部位,多呈对称分布。
特殊人群的湿疹表现特点
老年人:老年人湿疹可能与皮肤老化、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皮肤干燥等因素有关。皮损多表现为干燥、肥厚、苔藓样变,瘙痒较为顽固,好发于四肢伸侧等部位,由于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搔抓可能不明显,但皮肤损伤可能因长期不愈而加重。
儿童期转化为成人的湿疹患者:若既往有儿童期湿疹病史,转化为成人湿疹后,可能在原有儿童期好发部位基础上,表现出与成人湿疹相似的多样症状,但可能更易反复发作,且由于有儿童期湿疹的经历,对瘙痒等症状的感受可能更为敏感,皮肤损伤修复相对缓慢。
女性:女性湿疹患者在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可能会有病情变化。例如孕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会使湿疹加重;经期前后体内激素波动也可能影响湿疹的发作。此外,女性使用化妆品等接触性因素导致面部湿疹的情况相对较多。
特殊职业人群:如接触化学物质的工人,手部湿疹的发生率较高,且病情可能与接触的化学物质种类和时间密切相关,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会使湿疹反复发作且症状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