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有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两种类型,常见位置均为腮腺,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明确,护理时要注意一般护理及特殊人群护理,包括保持局部清洁、合理饮食、观察全身情况等。
一、腮腺炎的常见位置
腮腺炎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它们的常见位置有所不同。
(一)流行性腮腺炎位置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最常见的位置是腮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部,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三个方向蔓延。通常先累及一侧腮腺,然后可能累及另一侧。例如,患儿可能首先出现一侧耳垂周围区域的肿胀、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另一侧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这种肿胀具有一定的特征,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有轻度触痛,张口或咀嚼时疼痛会加剧。
(二)化脓性腮腺炎位置
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位置也是腮腺。多发生于一侧,病原菌主要通过逆行感染进入腮腺导管引发炎症。表现为腮腺部位的红、肿、热、痛,挤压腮腺时,可见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流出。在儿童中,如果有高热、身体虚弱等情况,更容易发生化脓性腮腺炎,此时腮腺局部的炎症表现较为明显,与流行性腮腺炎在病因和局部表现细节上有差异。
二、不同人群腮腺炎位置表现的差异及相关考虑
(一)儿童人群
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时,由于其免疫系统和身体发育特点,腮腺肿胀的表现可能相对更为典型,但也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在肿胀程度上相对不太严重,但同样会出现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区域肿胀。而化脓性腮腺炎在儿童中发生时,需要注意与流行性腮腺炎进行鉴别诊断,因为不同病因导致的腮腺部位表现虽然都在腮腺区域,但伴随的全身症状等有所不同。例如,化脓性腮腺炎患儿可能有明显的高热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而流行性腮腺炎除了腮腺肿胀外,全身症状相对可能相对轻一些,但也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准确判断。
(二)成人人群
成人患腮腺炎时,无论是流行性还是化脓性,腮腺位置的表现与儿童有相似之处,但在症状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反应上可能有所不同。成人患流行性腮腺炎时,可能全身症状相对儿童更为明显,如高热持续时间可能更长等,而腮腺位置的肿胀范围等表现基本符合以耳垂为中心的特点。对于化脓性腮腺炎的成人患者,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比如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成人,发生化脓性腮腺炎时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需要更密切地观察腮腺部位的炎症变化以及全身情况。
三、腮腺炎位置相关的检查及意义
(一)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来检查腮腺位置。视诊可以观察腮腺区域是否有肿胀、皮肤颜色等情况,触诊能感知腮腺部位的质地、有无压痛等。对于流行性腮腺炎,触诊时可发现腮腺质地韧,有轻度压痛;化脓性腮腺炎触诊时可能有波动感(提示有脓液形成)等不同表现,通过体格检查初步判断腮腺炎的类型。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化脓性腮腺炎患儿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反映出身体的炎症反应情况,帮助区分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腮腺炎,从而进一步明确腮腺位置相关炎症的病因。
2.病毒学检查:对于流行性腮腺炎,可通过采集患儿的唾液、血液等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或检测病毒核酸等,以明确是否为腮腺炎病毒感染,确定病变位置是由该病毒引起的腮腺炎症。
四、腮腺炎位置相关的护理注意事项
(一)一般护理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腮腺炎,在腮腺位置护理上都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对于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要避免患儿用手触摸肿胀的腮腺区域,防止继发感染。可以用冷毛巾局部湿敷来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冻伤皮肤。对于化脓性腮腺炎患儿,更要注意保持腮腺导管口的清洁,及时清理可能流出的脓液等。
(二)特殊人群护理
1.儿童患者:儿童在腮腺炎发病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给予清淡、易咀嚼的食物,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会刺激腮腺分泌唾液,加重腮腺的疼痛等不适。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等全身情况,若出现高热等情况,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降温,如适当减少衣物、多饮水等,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药物。
2.成人患者:成人患腮腺炎时,要注意休息,根据病情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如果是化脓性腮腺炎的成人患者,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腮腺肿胀部位是否有进一步加重、脓液分泌情况等,按照医疗护理常规进行相应处理,同时关注成人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患病可能会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给予心理上的关怀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