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的引发因素多样,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中病毒感染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可致相应皮疹,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也会引发特定皮疹;非感染性因素里过敏性皮疹如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有不同表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皮疹如红斑狼疮、皮肌炎有各自特征性皮疹,物理性因素如日光性皮炎、摩擦性苔藓样疹由相应物理刺激引起,还有湿疹、银屑病等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皮疹。
一、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皮疹
(一)病毒感染相关皮疹
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儿童和青少年易感染,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感染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首先引起全身症状,随后皮肤出现斑疹、丘疹,迅速变为疱疹,疱疹可伴有瘙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头部较多,四肢较少。例如,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典型的皮疹演变过程有明确的医学特征描述。
2.单纯疱疹病毒
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主要引起口周、鼻腔等部位的疱疹,通过密切接触传播;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皮肤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有烧灼感或轻度瘙痒,Ⅰ型感染时皮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Ⅱ型感染时主要在生殖器部位出现红斑基础上的水疱。
(二)细菌感染相关皮疹
1.金黄色葡萄球菌
可引起脓疱疮,多发生于儿童,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皮疹初为红色斑点或丘疹,迅速变为脓疱,脓疱壁薄,易破溃,破溃后有脓性分泌物,干燥后形成蜜黄色结痂。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是导致脓疱疮皮疹特征的重要因素。
2.链球菌
可引起猩红热,多见于儿童。典型皮疹为弥漫性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皮疹之间充血发红,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肘窝等部位皮疹更密集,形成帕氏线,面部潮红无皮疹,口周苍白。这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后产生的红疹毒素等引起的特异性皮疹表现。
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皮疹
(一)过敏性皮疹
1.接触性皮炎
接触过敏原后发生,过敏原种类繁多,如化妆品、金属饰品、某些植物等。皮肤接触过敏原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伴有瘙痒或灼痛。例如,接触某些刺激性化妆品后,面部接触部位迅速出现红斑、肿胀,甚至水疱,其发病机制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Ⅳ型超敏反应等免疫病理过程。
2.药物性皮炎
服用某些药物后引起,常见的如抗生素(青霉素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磺胺类药物等。皮疹表现多样,可为红斑、丘疹、荨麻疹样、固定型药疹等。固定型药疹具有特征性,常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反复发作后皮疹颜色加深。药物性皮炎的发生是药物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皮疹出现。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皮疹
1.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面部蝶形红斑,多在日晒后加重,红斑横跨鼻梁和双侧面颊,呈对称性。盘状红斑狼疮则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盘状红斑,表面有粘着性鳞屑,去除鳞屑可见其下有角质栓和毛囊口扩大。自身免疫性抗体攻击自身组织是红斑狼疮皮疹发生的重要原因,例如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参与了红斑狼疮的发病过程,导致皮肤免疫炎症损伤出现相应皮疹。
2.皮肌炎
患者可出现眼睑紫红色水肿性红斑,伴有眶周水肿,还可出现Gottron征,即手指关节、肘膝关节伸面的紫红色丘疹,伴有鳞屑。其发病与自身免疫介导的肌肉和皮肤炎症有关,免疫异常导致皮肤血管炎等病变,引起皮疹表现。
(三)物理性因素导致的皮疹
1.日光性皮炎
长时间暴露于日光下后发生,多见于皮肤白皙、对日光敏感的人群。表现为曝光部位皮肤红斑、肿胀、水疱等,有灼热感或疼痛。这是由于紫外线照射引起皮肤细胞损伤,释放炎症介质,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引发皮疹。
2.摩擦性苔藓样疹
儿童多见,常因长时间玩泥沙、接触粗糙玩具等摩擦刺激引起。皮疹好发于手背、前臂等易受摩擦部位,为多角形或圆形的扁平小丘疹,肤色或淡红色,一般无自觉症状或轻度瘙痒。其发病与机械性摩擦刺激皮肤,导致皮肤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有关。
(四)其他非感染性因素
1.湿疹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急性期皮疹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皮疹肥厚、苔藓样变,瘙痒剧烈。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如遗传因素使个体易患湿疹,环境中的过敏原、刺激物等可诱发湿疹发作,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在湿疹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2.银屑病
典型皮疹为银白色鳞屑性红斑,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头皮、四肢伸侧多见。皮疹边界清楚,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快,形成特征性的银屑病皮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