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常见过敏相关肺部炎症疾病,由接触过敏原及个体过敏体质引发,有呼吸道和全身症状,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并药物治疗,可通过环境控制、饮食管理、增强体质预防,儿童护理要注重呼吸道、病情观察和用药护理。
一、小儿过敏性支气管肺炎的定义
小儿过敏性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与过敏相关的肺部炎症性疾病,是在个体过敏体质基础上,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支气管和肺部的炎症反应,涉及气道高反应性等病理生理改变。
二、病因与诱因
1.过敏原接触
吸入性过敏原:常见的有花粉,在花粉传播季节,儿童接触花粉后易引发过敏反应进而导致过敏性支气管肺炎;还有尘螨,尘螨存在于家居环境的灰尘中,儿童长时间接触含有尘螨的灰尘等可诱发疾病;此外,真菌孢子也是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如室内潮湿环境易滋生真菌,儿童吸入其孢子后可能发病。
食入性过敏原:牛奶、鸡蛋是常见的食入性过敏原,一些儿童对牛奶中的蛋白质、鸡蛋中的卵清蛋白过敏,食用后可引发过敏性支气管肺炎;还有鱼虾等海鲜类食物,部分儿童食用后会出现过敏相关的肺部炎症表现。
2.个体过敏体质:遗传因素在小儿过敏性支气管肺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过敏史,如父母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儿童患过敏性支气管肺炎的风险会增加。
三、临床表现
1.呼吸道症状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咳嗽程度可轻可重,在接触过敏原后咳嗽往往会加重,夜间及清晨咳嗽可能较为明显。
喘息:部分患儿会出现喘息症状,可听到肺部有哮鸣音,这是由于气道痉挛、狭窄导致气流通过不畅引起的。
呼吸困难:严重时患儿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甚至可能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表现,提示病情相对较重。
2.全身症状: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可呈低热或中度发热;还可能出现乏力、精神不振等表现,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儿的过敏史,包括家族过敏史、自身既往接触过敏原后出现的过敏表现等;了解发病前接触过敏原的情况,如是否接触过花粉、食用过特殊食物等。
2.体格检查:肺部听诊可发现哮鸣音等异常呼吸音;观察患儿的一般状况,如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提示存在过敏反应。
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检测患儿对相关过敏原的致敏情况,明确过敏原有助于针对性预防和治疗。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纹理增粗等改变,严重时可能出现肺部浸润影等,但需与其他肺部疾病相鉴别。
五、治疗原则
1.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预防和治疗小儿过敏性支气管肺炎的重要措施。如明确对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带儿童外出,尤其是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对于食入性过敏原明确的患儿,要严格避免食用相关食物。
2.药物治疗: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缓解气道痉挛,如沙丁胺醇等(需遵医嘱选择合适药物);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如布地奈德等;对于有过敏症状的患儿,还可能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需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等情况,低龄儿童使用需谨慎。
六、预防措施
1.环境控制
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定期清扫灰尘,使用防螨寝具,如防螨床罩等,减少尘螨接触;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降低真菌孢子等过敏原浓度。
在花粉传播季节,关闭窗户,减少室外花粉进入室内。
2.饮食管理:对于有食物过敏风险的儿童,添加辅食时要循序渐进,密切观察食用新食物后的反应;对于明确过敏的食物,严格避免食用。
3.增强体质:鼓励儿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开过敏原浓度高的时段和环境;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提高儿童自身免疫力。
七、特殊人群(儿童)护理要点
1.呼吸道护理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和痰液,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后进行鼻腔清理;对于咳嗽、喘息的患儿,可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半卧位,有助于呼吸。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一般保持在50%-60%为宜,可使用加湿器等,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微生物。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以及咳嗽、喘息等症状的变化,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加重、口唇发绀等情况,要立即就医。
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如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要及时记录并告知医生。
3.用药护理: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观察患儿是否有胃肠道不适等反应;使用抗组胺药物时,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嗜睡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需要活动的儿童,要注意用药后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