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相关疾病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运动疗法(一般人群适度有氧运动和功能锻炼,特殊人群注意特殊情况)、物理治疗(热疗、冷疗、按摩各有注意事项)、减轻体重(肥胖者减轻体重可缓解关节症状);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抑制COX抗炎镇痛但有副作用)、软骨保护剂(硫酸氨基葡萄糖保护软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缓解炎症但有次数限制);手术治疗有关节镜手术(清理病变组织,术后康复)和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严重破坏保守无效时用,有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
一、非药物治疗
(一)运动疗法
1.对于一般人群: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关节功能锻炼有助于维持关节灵活性与肌肉力量。例如游泳,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重,同时锻炼肌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还有关节屈伸、旋转等针对性的康复动作,能改善关节活动度,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加重关节损伤。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年轻人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难度,老年人则需更轻柔、缓慢的运动方式。
2.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骨关节退化性关节炎,运动时要选择平坦、安全的场地,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过程中若出现疼痛不适需立即停止。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运动时要注意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等情况发生。
(二)物理治疗
1.热疗:可采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方式,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痉挛。热敷一般每次15-20分钟,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红外线照射要注意距离和时间,防止皮肤灼伤。对于有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热疗需谨慎,因为可能影响血液循环。
2.冷疗:急性炎症期可使用冰袋冷敷,每次10-15分钟,能减轻肿胀和疼痛。但对于怕冷体质或有雷诺现象等血管疾病的人群,冷疗要避免长时间使用。
3.按摩:专业人员进行的按摩可以放松关节周围的肌肉,改善关节局部的气血循环。但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部位,避免在关节急性炎症期进行大力按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对于关节畸形严重的患者,按摩需谨慎操作。
(三)减轻体重
1.对所有人群: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研究表明,体重每减轻10公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可减少约30-60公斤。所以肥胖的关节退化性关节炎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能显著缓解关节症状。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人群,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同时增加日常活动量,如步行上下楼梯、多站立活动等。
二、药物治疗
(一)非甾体抗炎药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2.适用情况:用于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如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等。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肾功能等,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
(二)软骨保护剂
1.硫酸氨基葡萄糖:可以刺激软骨细胞合成具有正常结构的蛋白多糖,抑制损伤软骨的酶如胶原酶和磷脂酶A的活性,并防止损伤细胞的超氧化自由基的产生,从而起到保护关节软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一般需长期服用才能见到较好效果,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要遵医嘱调整剂量。
(三)糖皮质激素
1.局部注射:对于单关节病变,可考虑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能快速缓解关节炎症和疼痛,但多次注射可能会引起关节软骨破坏等不良后果,所以一般每年注射次数不宜超过3-4次。对于有感染倾向、糖尿病控制不佳等情况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
三、手术治疗
(一)关节镜手术
1.适用情况:适用于关节内有游离体、滑膜增生明显等情况的患者。通过关节镜可以清理关节内的病变组织,如去除游离体、修整破损的半月板等,改善关节症状。对于年轻、病变相对较轻的患者,关节镜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术后仍需进行康复训练以维持关节功能。
2.术后康复:术后要按照康复计划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一般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的锻炼,后期逐步增加肌肉力量训练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进度可能不同,年轻人康复相对较快,老年人则需要更耐心、缓慢的康复过程。
(二)人工关节置换术
1.适用情况:对于关节严重破坏、疼痛剧烈、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如严重的膝关节、髋关节退化性关节炎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假体松动等。对于老年人,手术前要评估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以确保能耐受手术。术后要注意预防感染,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并且要注意保护人工关节,避免过度负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