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因夏季高温高湿致汗液分泌多不易蒸发使汗腺导管堵塞引发,儿童等易发病,分白痱等类型伴瘙痒灼热感,治疗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外用相应药物;日光性皮炎是皮肤过度紫外线照射致急性炎症,肤色浅等易发病,日晒后暴露部位有红斑水肿等,治疗用炉甘石洗剂等;夏季皮炎与夏季高温高湿相关,好发四肢伸侧小腿,有红斑丘疹等,治疗要保持凉爽干燥外用止痒剂等;花斑糠疹由马拉色菌感染,好发皮脂腺丰富部位,有斑疹覆鳞屑,治疗用抗真菌药物;虫咬性皮炎由昆虫叮咬等引起,被叮咬部位有风团样丘疹等,治疗用炉甘石洗剂等;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接触外源性物质致炎症,接触部位有红斑等,治疗要去除致敏物质外用激素等;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致,不同期有不同症状,治疗分期外用药物;脂溢性皮炎与皮脂腺分泌等有关,好发皮脂腺丰富部位,有红斑油腻鳞屑等,治疗用相应洗剂软膏等;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沿神经走行有红斑水疱伴神经痛,治疗用抗病毒药物等。
一、痱子
病因: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汗液分泌过多且不易蒸发,导致汗腺导管堵塞,汗液潴留于皮内引起。儿童、肥胖者及长期卧床者因出汗多更易发病。
症状:临床上分为白痱、红痱、脓痱等类型,白痱表现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红痱为密集排列的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有轻度红晕;脓痱则是在红痱基础上出现浅表脓疱。常伴有瘙痒、灼热感。
治疗方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外用痱子粉、炉甘石洗剂等,若继发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
二、日光性皮炎
病因:皮肤接受过度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急性炎症反应,肤色浅、对紫外线敏感者更易发病。
症状:日晒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暴露部位出现红斑、水肿,严重时可出现水疱,伴有灼痛、瘙痒,重者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等。
治疗方法: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等,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
三、夏季皮炎
病因:与夏季高温、高湿度环境密切相关,汗腺分泌增多但汗液不易蒸发,刺激皮肤引发炎症。
症状:好发于四肢伸侧,尤以小腿多见,表现为大片红斑基础上的密集丘疹、丘疱疹,瘙痒明显,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等。
治疗方法:保持皮肤凉爽干燥,可外用止痒剂如薄荷脑洗剂等,瘙痒剧烈时可口服抗组胺药。
四、花斑糠疹
病因: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高温多汗、局部多脂、卫生状况差等因素易诱发。
症状:皮损多位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胸背、颈、上臂等,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斑疹,表面覆有糠秕状鳞屑,颜色可为褐色、淡褐色、淡红色、白色等,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
治疗方法: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洗剂、联苯苄唑乳膏等,病情严重者可口服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
五、虫咬性皮炎
病因:由蚊虫、螨虫、跳蚤等昆虫叮咬或毒汁刺激引起。
症状:被叮咬部位出现风团样丘疹、水肿性红斑,中央常有叮咬痕迹,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等,儿童被叮咬后可能出现局部肿胀更明显的情况。
治疗方法: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瘙痒剧烈时口服抗组胺药,注意避免儿童搔抓引起继发感染。
六、接触性皮炎
病因:皮肤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如接触化纤衣物、某些化妆品等。
症状:接触部位出现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等,边界清楚,有瘙痒或灼痛,去除接触物后经适当处理可逐渐好转。
治疗方法:首先去除致敏物质,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症状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
七、湿疹
病因: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夏季湿热环境可诱发或加重湿疹,过敏体质者易患病。
症状: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伴有渗出;亚急性期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慢性期皮肤肥厚、粗糙、苔藓样变,瘙痒剧烈,病情易反复。
治疗方法:根据分期外用药物,急性期无渗出时用炉甘石洗剂,有渗出时用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用氧化锌糊剂等;慢性期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可口服抗组胺药,注意儿童湿疹避免过度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八、脂溢性皮炎
病因: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感染等有关,夏季皮脂分泌增加可能加重病情。
症状:好发于头面、胸背等皮脂腺丰富部位,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油腻性鳞屑或痂皮,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治疗方法:头部脂溢性皮炎可外用二硫化硒洗剂,面部等部位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与抗真菌药物联合制剂,口服B族维生素等。
九、带状疱疹
病因: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夏季身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
症状:沿神经走行分布的红斑基础上出现成簇的水疱,伴有神经痛,疼痛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年龄越大神经痛越明显。
治疗方法:可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疼痛明显时可使用止痛药,注意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