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炎是滑膜受刺激产生炎症致关节积液的病变,滑囊炎是滑囊急慢性炎症,二者病因有创伤、感染、免疫、退行性等,临床表现分别有关节或局部肿胀疼痛等,影像学检查超声、MRI各有作用,治疗原则均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方面表现及治疗有差异。
滑囊炎:是指滑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滑囊是位于人体摩擦频繁或压力较大处的一种缓冲结构,是由内皮细胞组成的封闭性囊,内壁为滑膜,有少许滑液,有的滑囊与关节相通。滑囊分布在全身,常见部位如膝关节周围、肩峰下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因素有别,例如老年人群可能与关节退变等有关,长期从事特定职业需要反复摩擦身体部位的人群(如矿工等)滑囊炎发病率可能较高。
病因
滑膜炎
创伤性因素:多见于急性损伤,如运动时关节扭伤、碰撞等,导致滑膜受损,引发炎症,儿童在玩耍、运动过程中易因意外受伤出现创伤性滑膜炎,不同年龄段儿童运动方式不同,创伤风险有所差异,比如学龄儿童可能在球类运动中易受伤。
感染性因素: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可累及滑膜,引发感染性滑膜炎,如结核杆菌等感染,不同年龄人群感染途径不同,儿童可能因免疫力相对较低,接触传染源后易感染,成年人可能因外伤后感染等导致。
免疫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关节滑膜,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这类疾病在不同年龄均可发病,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有一定发病差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退行性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滑膜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退变导致滑膜炎,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生活方式中长期负重、过度使用关节等会加速退行性滑膜炎的发生。
滑囊炎
创伤性因素:局部受到直接打击、长期摩擦或压迫等,如长期跪姿工作的人群膝关节附近滑囊易因摩擦受损引发滑囊炎,不同职业人群因工作姿势不同,滑囊炎好发部位及风险不同,长期重复性动作的人群滑囊创伤风险高。
感染性因素:与滑膜炎类似,细菌等感染滑囊可导致滑囊炎,感染途径包括血源性感染等,儿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发生感染性滑囊炎。
继发因素:邻近组织的病变可以累及滑囊,如关节炎等疾病可继发滑囊炎,不同年龄人群原发疾病不同,会影响滑囊炎的发生及表现,老年人群关节炎继发滑囊炎相对常见。
临床表现
滑膜炎
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膝关节滑膜炎时可出现膝关节肿胀明显,屈伸活动困难,不同年龄人群疼痛程度感知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述相对模糊,但会有哭闹、活动减少等表现,成年人可明确表述疼痛位置及程度。
体征:关节局部可有压痛,浮髌试验等可能阳性,不同关节滑膜炎体征有所差异,通过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等可辅助诊断。
滑囊炎
症状:局部肿胀、疼痛,按压时疼痛明显,若为浅部滑囊炎症,皮肤表面可能有红肿等表现,比如肩峰下滑囊炎时肩部特定部位有疼痛、肿胀,活动肩部时疼痛加剧,不同部位滑囊炎疼痛及肿胀部位不同,表现有特异性。
体征:可触及局部囊性肿块,压痛明显,根据滑囊部位不同体征有相应特点,通过查体结合超声等检查可辅助诊断。
影像学检查
滑膜炎
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滑膜增厚、积液情况等,能清晰显示滑膜的形态及积液量,儿童进行超声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性,避免过度刺激,成年人超声检查相对便捷。
MRI检查:能更清晰显示滑膜病变情况,包括滑膜的炎症程度、是否有渗出等,对判断滑膜炎的严重程度等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人群MRI检查的适应性不同,但都能为诊断提供准确信息。
滑囊炎
超声检查:可发现滑囊是否肿胀、积液,以及滑囊周围组织情况,对于表浅滑囊的检查较为清晰,儿童及成年人超声检查操作规范下均可进行。
MRI检查:能更精准显示滑囊的病变,如滑囊内积液、滑膜增厚等情况,对鉴别滑囊炎的病因等有帮助,不同年龄人群MRI检查的意义相同,都是为明确诊断服务。
治疗原则
滑膜炎
非手术治疗:急性期需休息,减少关节活动,可进行局部冷敷等,儿童急性期要避免过度活动,防止损伤加重,成年人也应注意休息;慢性期可进行康复锻炼,增加关节稳定性,药物治疗可根据情况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方式,成年人可根据病情合理选用。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可考虑手术,如滑膜切除等,不同年龄人群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有差异,儿童术后恢复要关注其生长发育影响,成年人术后要注意康复训练的循序渐进。
滑囊炎
非手术治疗:首先要避免诱发因素,如改变不良姿势等,局部可进行热敷等,儿童要避免不良姿势导致滑囊受压,成年人要注意工作生活中对滑囊的保护;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炎症,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安全原则,成年人合理用药。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的滑囊炎可考虑手术切除滑囊,不同年龄人群手术风险不同,儿童手术要充分评估对身体发育的影响,成年人术后同样要注重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