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盆腔炎迁延而来,发病部位在子宫、输卵管等,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等,妇科检查子宫活动受限等,可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B超等辅助检查诊断;慢性宫颈炎是子宫颈间质的慢性炎,常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发病部位局限于宫颈,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等,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外观及触诊异常,可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宫颈分泌物等辅助检查诊断,两者在定义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及诊断方法上均有差异。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发生在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周围结缔组织等部位。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反复发作。
慢性宫颈炎:是子宫颈间质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常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也可无急性宫颈炎病史,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病变局限于子宫颈部位。
二、临床表现差异
慢性盆腔炎
疼痛: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不同年龄患者均可能出现此症状,但育龄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功能活跃,相对更易受影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可能使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增加慢性盆腔炎发病风险或加重疼痛症状;有宫腔操作病史(如人工流产等)的患者,患慢性盆腔炎的几率相对较高,且疼痛等症状可能更明显。
月经异常:可有月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出现月经失调。不同年龄女性月经情况有差异,年轻未育女性可能更关注月经异常对生育的影响,而围绝经期女性则可能更担心与内分泌变化的关联。
不孕及异位妊娠: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或异位妊娠,这对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影响较大,不同年龄有生育计划的女性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后续治疗选择不同。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低热、易感疲倦等,一般程度较轻,若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可能会放大这些全身不适症状的影响。
慢性宫颈炎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不同年龄女性阴道分泌物情况受雌激素水平等影响,青春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使分泌物改变更频繁;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抵抗力降低,易受慢性宫颈炎影响出现分泌物异常。
异常阴道出血:如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等。有性生活的女性相对更易出现性交后出血情况,不同年龄性生活频率和健康意识不同,对异常出血的重视程度和处理方式有差异。
其他症状:若合并尿道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不同年龄女性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不同,对感染症状的表现和耐受程度有所不同。
三、妇科检查表现
慢性盆腔炎
子宫: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不同年龄女性子宫位置和活动度有一定个体差异,通过妇科检查可初步判断子宫情况。
附件: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增粗的输卵管,呈条索状,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可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受限。不同年龄患者附件区病变表现可能因病程、个体体质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慢性宫颈炎
宫颈外观:可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等。不同年龄女性宫颈的生理状态不同,例如青春期女性宫颈鳞柱交界部外移,可能出现类似宫颈糜烂样的生理性改变,但需与病理性改变鉴别;老年女性宫颈萎缩等变化也会影响对慢性宫颈炎外观判断的准确性。
宫颈触诊:宫颈可有触痛,如用棉签触碰宫颈时患者有不适感。不同年龄女性对触痛的耐受和表述能力不同,需医生细致判断。
四、诊断方法区别
慢性盆腔炎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急性盆腔炎病史、宫腔操作史等。不同年龄患者病史获取难度和准确性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对宫腔操作史记忆相对清晰,而老年女性可能因时间久远等因素回忆不准确。
症状与体征:结合上述临床表现和妇科检查体征进行初步判断。通过症状和体征的综合评估,辅助诊断慢性盆腔炎。
辅助检查:
B超检查:可发现盆腔粘连、输卵管增粗、输卵管卵巢囊肿等情况,但有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同年龄女性盆腔B超表现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例如肥胖患者可能影响B超图像清晰度。
腹腔镜检查:对于诊断困难的患者可考虑,但属于有创检查。不同年龄患者对有创检查的耐受和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相对无创的检查方式,而病情复杂的老年患者可能需要借助腹腔镜明确诊断。
慢性宫颈炎
病史:了解急性宫颈炎病史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急性宫颈炎病史的知晓情况不同,对诊断的提示作用不同。
症状与体征:依据上述临床表现和妇科检查所见。
辅助检查:
宫颈分泌物检查:检测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不同年龄女性宫颈分泌物采集的难易程度和准确性有差异,例如绝经后女性宫颈分泌物相对较少,采集可能较困难。
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测:用于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不同年龄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的频率和重点不同,适龄女性应定期进行相关筛查,以早期发现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