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关节炎是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病因与遗传、免疫、环境等有关,有关节和皮肤表现,实验室检查有相应指标及影像学表现,诊断靠综合判断并与类风湿关节炎等鉴别;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等致血尿酸升高引发炎症,有急性关节炎、痛风石、肾脏表现等,实验室检查有血尿酸等指标及影像学表现,诊断需结合多方面并与其他关节炎鉴别。儿童、老年、女性患者在两类疾病中各有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疾病定义
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有银屑病皮疹并伴有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压痛、僵硬和运动障碍。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特征为血清尿酸升高、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等。
二、病因
银屑病关节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参与了关节和皮肤的炎症过程。
痛风:主要是由于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等部位而引发炎症反应。
三、临床表现
银屑病关节炎
关节表现:可累及外周关节(如手指、手腕、膝关节等),也可累及中轴关节(如脊柱)。外周关节受累常表现为不对称性少关节炎,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畸形,如手指的“腊肠指”(手指软组织肿胀,呈腊肠样);中轴关节受累可出现脊柱疼痛、僵硬,严重时可导致脊柱强直。
皮肤表现:多数患者有银屑病皮肤损害,表现为红斑、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头皮、肘部、膝关节伸侧较为常见。
痛风
急性关节炎:多在夜间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也可累及踝关节、膝关节等其他关节。
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可出现在耳轮、关节周围等部位,外观为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肾脏表现:可出现尿酸盐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等。
四、实验室检查
银屑病关节炎
血常规:一般无特异性改变,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等。
炎症指标:血沉(ESR)可增快,C反应蛋白(CRP)可升高。
自身抗体:部分患者可出现抗核抗体(ANA)阳性、类风湿因子(RF)阳性等,但不具有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异常,晚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破坏、新骨形成等;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关节炎症、骨髓水肿等敏感。
痛风
血尿酸测定:血尿酸水平升高是痛风的重要实验室特征,但急性发作期血尿酸可能正常。
尿尿酸测定:可了解尿酸排泄情况,有助于区分尿酸生成过多型和排泄减少型痛风。
关节液检查:急性关节炎发作时,抽取关节液进行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内有双折光现象的尿酸盐结晶,具有确诊意义。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早期可无特异性表现,反复发作后可出现骨质穿凿样缺损等典型表现;CT及MRI检查对痛风石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银屑病关节炎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银屑病病史、关节炎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目前常用分类标准如CASPAR标准等。
鉴别诊断:需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多关节炎,RF阳性率高,X线表现以关节侵蚀破坏为主;还需与反应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鉴别。
痛风
诊断:根据典型的急性关节炎表现、痛风石、高尿酸血症及关节液中发现尿酸盐结晶等可确诊。
鉴别诊断:需与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小关节受累,RF等自身抗体阳性;化脓性关节炎有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感染症状,关节液细菌培养阳性;创伤性关节炎有明确的外伤史等。
六、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
银屑病关节炎:儿童银屑病关节炎相对少见,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关节症状及皮肤表现,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诊断和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
痛风:儿童痛风罕见,多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需详细询问家族史,注意饮食管理,避免高嘌呤食物摄入,同时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监测血尿酸等指标。
老年患者
银屑病关节炎:老年患者银屑病关节炎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痛风:老年痛风患者常合并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尿酸排泄障碍较为常见,在选择降尿酸药物时需谨慎,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有明显影响的药物,同时注意监测肾功能及血尿酸水平。
女性患者
银屑病关节炎: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妊娠、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病情可能会有所变化,需密切观察病情,妊娠期间治疗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痛风:女性痛风患者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可能增加,与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需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如控制体重、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等。



